叛乱的真相(上)

五、叛乱的真相(上)

关于田会谋反这件事情的始末,我们先来看看《史记》是怎么记载的。

宣公五十一年卒,田会自廪丘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贷立。田会反廪丘。(《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宣公五十一年,田会以廪丘反。(《史记·六国年表》)

上述三段史料如此惜墨如金,导致我们对于整个事件的过程毫无头绪,为了更具体地了解这件事,再来看看《竹书纪年》中是怎么记载的:

(晋烈公)十一年,田悼子卒,田布杀其大夫公孙孙,公孙会以廪丘叛于赵,田布围廪丘,翟角、赵孔屑、韩师救廪丘。

这里的“公孙会”和《史记》中的“田会”是同一个人,有了这段文字,整个事件逐渐开始有了眉目。田和、田布与公孙孙、田会之间很可能积怨已久,在齐宣公五十一年,也就是晋烈公十一年,即公元前405年,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在田和的指使下田布杀掉了公孙孙,田会自知毫无胜算便带着自己的封地廪丘投奔赵氏去了。关于这个事件的性质,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杨宽在《战国史》中写道:“公元前405年,因为田悼子去世,田氏发生内乱,公孙会在廪丘叛变,叛归赵国,引起了齐和三晋大战。”由此可见,他认为这是田氏内部的事情。王森阁、唐致卿主编的《齐国史》中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但晁福林却认为公孙会和公孙孙两人应该是齐国公族,这是田氏家族和齐国公族之间的斗争,他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中写道:“可以说《史记》所载的‘田会’乃是公孙会之讹。……廪丘在齐国西境边地,如果推测公孙会为其守将是姜齐势力的另一个据点,当不是臆说。……说公孙会之乱是姜齐势力和田氏的斗争,比说它是田氏内乱,似乎更恰当一些。”

虽然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我更认同第一种将其定性为田氏内乱的说法。首先,“公孙”这个词不能完全确定其齐国公族的身份,因为它也可能是姓氏。其次,田恒弑杀齐简公之后就将齐国东部划为自己的封邑,这是公元前480年的事情,即使当时齐国公室还能在齐国的西部拥有一席之地,但七十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土地恐怕早就被田氏蚕食殆尽了,上文所述齐康公任人摆布的惨状也能说明齐国公室如今已经毫无权力。

通过上述分析,田氏内讧的事件已经大致可以复原了,可就在我准备梳理并定论的时候,另外一段文字又让我疑惑了起来。《战国策·魏策四》中记载:

缯恃齐以悍越,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

越王翳灭缯国的事情前文曾提到过,但这段文字里耐人寻味的是“齐和子乱”这句话,“和子”指的是田和。我们一直以来说的都是田会的叛乱,《战国策》里面为什么说是田和之乱呢?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