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段丑闻
公元前575年,鲁国叔孙氏的宗主叔孙侨如出奔齐国。按理来说,叔孙氏是“三桓”之一,在鲁国颇有势力,到底发生了什么,竟让他们的宗主仓皇出逃呢?原来,叔孙氏在鲁国一直被季孙氏和孟孙氏压制,叔孙侨如对这种状况一直心存不满,总想带领自己的家族登上鲁国权力的顶峰。但无论是在明处还是暗处,几经尝试都无法撼动另外两家的地位,黔驴技穷的他开始剑走偏锋,居然利用自身形象的优势和鲁成公之母穆姜私通,且不断地向穆姜吹枕边风,想要除掉季孙氏和孟孙氏。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穆姜听罢便立刻把这些话转述给了鲁成公。幸亏此时的鲁成公一点也不糊涂,不仅没有听从母亲,反而放逐了图谋不轨的叔孙侨如。
出逃到齐国之后,叔孙侨如和齐灵公一见如故,双方酒酣之时,叔孙侨如便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灵公,灵公听罢欣然接受,接下来叔孙侨如就成了国君的岳父。
在齐国站稳脚跟之后,叔孙侨如再一次施展对国君母亲谜一般的吸引力,没过多久,齐灵公的母亲声孟子便和他厮混在了一起。相较于在鲁国,这一次的情况更加夸张,声孟子主动提出要让叔孙侨如和国氏、高氏平起平坐。对于声孟子的提携,叔孙侨如不仅没有惊喜,反而有些忧虑,因为他此次出奔的目的只是为了安度余生,并非是要和齐国的世家大族争夺权力,如今寸功未立就位列上卿,接下来一定会遭人嫉恨并且陷入朝堂风波,最终落得个身死异乡的结局。但贸然拒绝声孟子又怕对方怪罪,思前想后,叔孙侨如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于是立刻收拾行装离开了齐国。
叔孙侨如走后,与其朝夕相伴的声孟子怅然若失,为了填补感情上的这段空白期,她开始不断物色新的目标并最终选定了齐国大夫庆克。为了掩人耳目,声孟子让庆克穿上宫女的衣服出入自己的寝宫。起初,这一切进行得还算顺利,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一天,庆克照常乘坐车辇进入宫中,却被碰巧路过的大夫鲍牵认了出来。大吃一惊的鲍牵立刻把此事告诉了国佐,国佐听完大怒,把庆克召过来训斥了一番。丑闻被发现,庆克也觉得脸上无光,便待在家中闭门不出。
精心策划的一桩好事就这样被国佐给搅黄了,得到消息的声孟子怒不可遏,发誓要进行报复。或许声孟子当时说的只是气话,但巧合的是,过了没多久机会真的来了。由于晋国刚刚在鄢陵之战中大败楚国,重夺霸权,因此在公元前574年,晋厉公在柯陵(今河南省许昌市南)举行会盟,齐灵公与国佐一同赴会,国内就由高无咎和鲍牵在都城留守。会盟结束之后,诸侯们商量着要进攻亲附楚国的郑国,于是国佐就作为齐国的代表留了下来,齐灵公独自回到了国内。得知国佐留在国外,声孟子看准时机,向灵公告发高无咎、鲍牵、国佐等人打算拥立公子角为新君。
正是因为这次声孟子为了一己私欲的诬陷,一场让各大家族都牵涉其中的内乱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