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公众对物业服务的理念
2025年10月30日
3.转变公众对物业服务的理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居民人口迅速上升,我国房屋竣工面积也在不断增长,在这背后城镇居民对物业管理及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社区建设的新目标是切实解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与供给间的差距。社区建设不仅需要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便捷度、安全感,还需要运用舆论及政策引导、道德及法制约束来保障。目前我国物业市场程度偏低、收益难以覆盖成本、业主委员会功效不显著等原因成为限制居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难题。
2014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放开非保障性住宅物业服务价格,业主可自主选择物业公司,双方协商定价,为行业引入了市场机制,但目前市场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间。部分物业管理项目没有遵循招投标制度,部分开发建设单位及业主委员会仍以协议方式聘用物业服务企业,缺乏市场化的选聘行为将使得物业服务质量不稳定。类似在商品房未销售完全前开发商用较低物业费及较高物业服务品质来吸引住户入住,商品房销售结束后物业服务质量则显著下滑的事件时有发生。
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激发和维持居民参与热情,可以引导居民有序参与、依法参与,营造有利于实现居民参与的社区氛围,化被动为主动,同时随着业主参与意识逐步提升、物业公司依规提供服务、社区治理多方参与体系日益完善,社区内部日渐形成治理合力,这些成效相互作用,使得物业服务与美好生活能够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