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评估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实效

2.用数字评估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实效

居民可通过注册微信小程序账号,绑定个人信息,领取相应的二维码。后台可以查看领取记录,实现对个人垃圾分类的监督。垃圾箱设备通过二维码或AI等方式识别垃圾袋,自动开启相应的桶盖,从源头上解决分类问题。管理人员通过PC端设备系统查看分类设备各种投递、保洁等实时数据,环卫人员则可通过智能环卫APP,接收环卫箱信息,一旦有垃圾桶发出满桶警告,APP进行弹窗提示,通过北斗导航技术显示规划路线,可及时进行处理。

复珺垃圾分类管理系统通过设计清运记录模块,针对性地统计垃圾清运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管理人员可以清晰追踪分类垃圾的去向,做到对清运无死角管理。智慧环卫物联平台则将后台统计的各种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积分数据分析、垃圾投递种类分析、分类正确率、垃圾袋领取分析等。

以张江科技园区的人工智能岛为例。复珺与园区物业、环卫公司合作,对公共场所环卫箱的投放进行协调部署,以不破坏物业基础设施为原则,用智能垃圾箱替换掉老式垃圾箱,推进张江人工智能岛的垃圾分类项目科学有效的实施。物业公司通过手中的APP,掌握园区内的智能垃圾箱动态,监测垃圾分类投放、智能压缩、满箱等数据,可以灵活安排环卫工人做好垃圾的清扫和管理,使分类工作顺利进展。同时,智慧环卫物联平台将接收到的环卫箱数据进行分析、可视化处理,让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作出相应调整,十分方便。

例如,图3.15的智慧环卫物联平台显示了编号为zhangjiang1的智能环卫箱的实时垃圾投放情况。上午6:00—10:30,环卫箱开门42次,即有42次的垃圾投递,智能压缩系统根据环卫箱的空间状况,自动对垃圾进行了5次压缩,释放更多空间。垃圾满溢系统没有发出预警,说明该垃圾箱尚未满溢,暂时不需要安排环卫人员进行清理。

目前,除了张江人工智能岛,天安门广场、清华大学、浙江省政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地都使用了复珺生产的公共场所环卫箱。

图3.12 智慧物联环卫平台

图3.13 垃圾分类清运记录流程

图3.14 智慧环卫物联实时监控平台

图3.15 张江人口智能岛智能环卫箱实时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