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河流水系

1.3.4 河流水系

白洋淀隶属于海河流域的大清河水系,并位于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清水河、瀑河及白沟引河的九河下梢,上有九河汇入,下经淀东的赵北口东流,与海河相通。

潴龙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源自太行山,由东北汇入白洋淀。河流全长316km,流域面积7090km2,含沙量较大,属季节性河流。潴龙河为大清河南支的主要行洪河道,河上建有分洪道主河道两岸修建有堤防,其中千里堤为国家重点堤防,是大清河水系的主要防洪屏障。河流上游分支为沙河、磁河、孟良河,流域内王快水库、口头水库、衡水岭水库三座大中型水库即分别坐落在其三条支流之上。

孝义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发源于定州市中古屯,流经安国、博野、蠡县、高阳后注入马棚淀。河流全长90km,流域面积343.2km2,河道多变,河底为沙壤土兼有流沙。孝义河为里蠡县北部的一条排沥河道,一旦潴龙河分洪,也担负起分洪的作用。根据《河北省水功能区划》,孝义河源头至高阳段为工业用水区,水质目标需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高阳至白洋淀段为缓冲区;经缓冲区后与白洋淀保护区相连。

唐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发源于山西省浑源县南部的翠屏山,流经山西省灵丘县,河北省保定市的涞源县、唐县、顺平县、定州市、望都县、清苑区、安新县,在安新县境内汇入白洋淀。唐河干流上建有唐河水电站、西大洋水库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截水防洪、工农业生产及生活蓄水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白洋淀水域污染日趋严重,保定市为截留排入白洋淀的工业污水,在白洋淀上游的唐河主河道内修建了唐河污水库(1975年国家第一次大规模治理白洋淀水污染问题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用于临时存放周边地区排放的工业污水。然而,原定于1979年停用的唐河污水库直至2017年6月才实现彻底截污,库内垃圾成山、污水横流,对仅距库尾2.5km的白洋淀水环境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严重污染了周边地下水资源。2018年5月,唐河污水库污染管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启动,随着一期工程的顺利完结,唐河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唐河污水库对白洋淀水生态造成的环境风险得到了有效防控。

府河,贯穿保定市主城区,为保定市境内河流,上游有一亩泉河、侯河、白草沟等支流,主流向东有黄花沟、金线河汇入,后与唐河汇合后入藻杂淀。府河全长62km,为白洋淀多条支流当中唯一常年有水的一条入淀支流,曾是保定市的地表水源地和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水源,也是保定市航运史上独具盛名的航运河道。然而,随着城市经济和工业化发展,府河的水资源被大量利用,造成上游河道枯竭,下游河道如今主要承接保定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沿线农业面源污水,成为保定市的一条主要纳污河道,河流水体也对沿岸地区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毛美洲等,1995;龙幸幸等,2016;梁慧雅等,2017)。

漕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全长110km,发源于保定市易县境内的五回岭(属太行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易县、满城区低山、丘陵区至满城区市头村,在迪城村东南、东木杴庄东北汇入府河,入藻杂淀。

萍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发源于定兴县西南的南幸村,流经定兴、徐水、容城、安新等县(区),在徐水区北营村有鸡爪河(老龙沟)汇入,经黑龙口东南注入安新县藻杂淀。萍河全长30km,流域面积443km2,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河流,在历史上发挥着航运功能,唐朝时期又名为“铜帮铁底运粮河”。随着流域内降水量的减少,工农业迅速发展,用水量增加,萍河水量逐渐减少,1997年遭受干涸断流的窘境。

清水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境内,旧称阳城河,向东北流经冉河头、南侯、黄陀,在东石桥、小望亭之间,汇入府河。

瀑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发源于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东麓,流经易县、徐水区、安新县、容城县等地入藻杂淀,位于白洋淀西部。河流全长73km,分为南北支流,南瀑河为泄水支流,北瀑河后因於堵而废弃。

白沟引河,因流经白沟镇而得名,古时指拒马河的下游河流,现今指的是1970年开挖的人工河道。河流全长12km,经容城流入白洋淀,沿河修有长堤,与白洋淀北堤相连。

历史上的白洋淀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然而,为了缓解流域内“十年九涝”的灾害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起,逐渐在其上游南部山区修建王快、西大洋等6座大型水库及8座中型水库,控制面积10302.9km2,占流域山区面积的55%,水库总库容为34.86亿m3(邱琳,2017),水库的修建减轻了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但同时也使得入淀水量大大减少。目前,白洋淀上游的九条支流均为季节性河流,除汛期外常年干涸,其入淀水量基本依靠其北部支流——白沟引河,然而远远无法满足淀内的蓄水需求;漕河、孝义河、瀑河仅部分季节有水流入;潴龙河、唐河、萍河则常年断流。尽管如此,随着淀区上游保定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用水量加大,污水排放量增大,仅仅有水入淀的支流也成了接纳上游及周边污染物的河流,周边地区排放的生活、工业、畜牧业污水均通过府河、漕河、孝义河等南支汇流入淀(高芬,2008;齐丽艳,2009)。水资源的匮乏、入淀水质的恶劣,给淀区水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也严重制约着雄安新城的规划与组建,同时对华北平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