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实验区的选择与概况
2025年09月26日
4.2.1 实验区的选择与概况
在分析了大量的背景资料和野外调查结果的基础上, 根据白洋淀污水入淀方向,兼顾采样的可行性和代表性,在安新桥、小杨家淀、王家寨和郭里口选择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区作为本书的研究区,如图4.3所示。
图4.3 实验区示意图
四个实验区的共同特点是湖面较宽,约200m;湖底有20~30cm的软泥层;水位变幅区明显,约10~20m;植被发育相对较好,都以芦苇为主;陆地区面积适中且人为破坏较少(图4.4)。
图4.4 实验区实景图
根据Wetzel(2001)的分类方法,将各实验区分为三个亚区(采样区),其中,陆地区是指完全位于湖泊水体高水位之上的芦苇生长区;湖心区是指完全淹水的区域,无大型水生植物生长;在陆地区和湖心区之间是水位变幅较大的湖滨带,该区的水生植物以挺水植物芦苇为主。采样点自湖心区向陆地区布点,具体布点情况如图4.5所示。由于采样在船上操作,为减少对水体的扰动,在湖心区只设一个采样点;湖滨带和陆地区分别设两个和三个采样点,X1~X2点间距离为15m,其余各点间距约为5m。若无特殊说明,在以下研究中出现的湖滨带和陆地区的数值均为其亚区中各采样点数值的平均值。
图4.5 采样点分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