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样品采集方法

5.2.1 样品采集方法

采用密闭静态箱法对CH4、CO2和N2O进行气体采集。气体采样箱由顶部密封的箱体(内部抛光的不锈钢圆筒)和中通的底座两部分组成,箱体规格为直径40cm、高50cm,箱体顶部开有三个小孔,分别是聚四氟乙烯管(3mm)连通的采气孔、风扇接线口和箱内温度探头接线口,箱内顶部边缘两侧对称斜向45°安装两个搅拌小风扇。底座规格为直径39.9cm、高25cm,上部外缘加密封槽(内径1cm,深2cm),密封槽下缘装有充气轮胎(内径39.9cm,外径50cm),起到浮圈的作用。采样箱内还设有测量箱内气体温度的探头,温度探头与温度数显表相连,数显温度计和风扇均由12V蓄电池供电。

CH4、CO2和N2O气体采集分为无水区采集和水上采集两种形式,在无水区于前一天将采样箱底座下部压入土中5cm深,周围踩实,采样当天将箱体与底座连接;水面上则将底座、箱体和浮圈固定好,由浮圈保证通量箱在水中的平衡。采样时,先开启风扇,让箱内气体与采样点周围的空气充分混合5min,立刻用100m L一次性注射器采集第一个背景值气样,气样量约为300m L,随后每间隔10min采集一次,共采集四次。每次抽气采样时都要测定该时刻的气压和气温,采集的气体储存于气体采集袋中,低温避光保存,并尽快完成浓度测定。由于白洋淀中芦苇高2~3m,不能被采样箱覆盖,本次实验在陆地区采样时先将芦苇齐地面割掉,再放置采样箱采样,其样品不包括植物排放的气体量。

一般水体中CH4、CO2和N2O的释放高峰较陆地提前1~5h,水体在11:00—12:00达到最大值,而陆地在13:00—17:00达到最大(郑循华等,1997a),有研究表明,N2O排放的日平均值出现在9:00和19:00(Dong et al.,2000),但是排放的规律并非固定不变的,通常气温决定了其排放的模式(刘景双等,2003;熊正琴等,2002)。为尽可能保证样品具有很好的全天代表性,CH4、CO2和N2O排放通量年变化的样品采集时间一般设在9:30—14:00,从水体向岸边依次采集;日变化的采样时间为每2h采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