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周边产业经济
1.4.3.1 保定市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的中部,雄安新区的上游,入淀河流均流经保定市后汇入白洋淀内,保定的河湖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将直接影响着白洋淀的水环境。截至2017年年末,保定市下辖5个市辖区,15个县、4个县级市(定州为省直管市)。2017年年末全市及各县(市、区)总人口为1081万余人(2017年《保定市经济统计年鉴》),全市生产总值(地区GDP)完成3227.3亿元(图1.11),比2016年增长6.0%(不含雄安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9.1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472.2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376.0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为11.7∶45.7∶42.6。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30891元,比2016年增长5.4%。
图1.11 保定市2013—2017年生产总值及年增长率
(数据来源于2017年《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定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较大,工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胶片厂、钞票纸厂、化纤厂、变压器厂、蓄电池厂、铸造机械厂、棉纺厂等一批老骨干企业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先后兴建的汽车制造、塑料加工、金属加工、啤酒饮料等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产生的废水、污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随入淀河流注入白洋淀内,保定市区及白洋淀周边重点县(市)的工农业生产与白洋淀水环境质量紧密相关,对白洋淀水环境污染治理产生着重要影响。
1.4.3.2 安新县
安新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由雄安新区托管,并拥有着白洋淀85%的水域面积,县区内经济发展及产业分布情况与白洋淀水环境安全及水生态保护紧密相关。经过长时间的经济发展安新县逐步形成了集回收、电解、线缆加工、精密仪器制造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废旧有色金属集散地。2011年,安新县生产总值完成60.9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30∶52。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1亿元;以养鸭业为主的畜牧业总产值为6亿元;渔业以鲢鱼、草鱼、鳙鱼、鲫鱼、鲤鱼及河蟹为主,总产值为2亿元;安新县2011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3.82%,制鞋、服装、针织、毛纺、柳编、造纸、食品加工、建筑、有色金属冶炼、羽绒加工为县区的十大骨干行业;此外,2011年安新县旅游总收入达6.7亿元,全年累计接待游客数量为135万人次,其中白洋淀则被称为是“到河北,不得不去的地方”之一。安新县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向好,旅游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也为白洋淀水环境改善和保护带来了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