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主要污染源

1.5.2 主要污染源

白洋淀水环境污染源可分为外源和内源两大类。其中,外在污染源又可分为点源和非点源两大类。点源污染主要是指由上游入淀河流所带来的污染物,其中府河承载着保定市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入淀河流的污染物则尤以府河带入淀内的污染物为主,上游河道来水携带的污染物,对白洋淀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梁宝成等,2007)。另外,淀区沿岸的羽绒、制鞋、有色金属加工等资源消耗型产业产生的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就排入淀内,也使得入淀污染物总量大幅增加(林娜,2019)。

淀区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主要包括淀区农业污染、淀区生活污染、淀区内旅游开发污染三大类。淀区内农业种植化肥、农药的施用,家禽养殖等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等严重污染着淀区水域的水质。与此同时,淀区内村落密布,当地居民生活污水直接入淀、生活垃圾(图1.14)沿岸堆放的问题,对白洋淀水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水污染问题亟待改善和治理(秦哲等,2017)。近些年,白洋淀旅游业发展迅速,观光游客络绎不绝,尤其雄安新区的设立更是为白洋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良机。然而,随之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游客丢弃的垃圾、游览船只排放的油污等污染物,进一步加重了白洋淀水环境的人为污染程度(梁宝成等,2007;孟睿等,2012)。

另外,沉积物作为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水环境中众多污染物的“汇”,同时也是水环境的潜在污染源。当水环境中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DO)含量、温度和微生物作用等条件发生改变时,均会使得赋存于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向水体中释放(李鑫等,2019)。白洋淀水环境污染整治迫在眉睫,其中,沉积物内源污染负荷的削减亦成为淀区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平衡恢复的关键(杜奕衡等,2018)。

图1.14 淀区内居民生活垃圾(参见文后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