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白洋淀水环境问题
2025年09月26日
1.5.3 白洋淀水环境问题
由于工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白洋淀生态环境问题频发,水生态平衡面临挑战,生物多样性锐减(Xu et al.,1998),除生境破碎、水资源紧缺等问题外,水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保护与治理任务依旧相当艰巨。如富营养化(Chen et al.,2008)、水质恶化(Liu et al.,2010)、有机和无机污染(Gao et al.,2013;Guo et al.,2011;Zhang et al,2014)等。1988—2000年白洋淀长期水质监测资料显示,淀区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包括6类:NH3—N、CODMn、BOD5、TP、TN、DO含量;挥发酚、氰化物、Hg、As、Cr6+等重金属污染物虽不是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但其检出值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梁宝成等,2007)。然而,2004年后的监测数据则显示,白洋淀沉积物中As、Cd和Pb 浓度急剧增加,且Cd污染程度极为严重,As污染较重,这将为淀区水环境造成污染风险(高秋生等,2019)。另外,淀区内有机肥料的使用、餐饮业及旅游业也向淀内排放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也成为淀区水环境的重大污染问题之一(孟睿等,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