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土壤中PAHs含量特征

3.3.2 土壤中PAHs含量特征

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总含量范围为146~645.9ng/g,平均含量为417.4ng/g(表3.3)。B1点含量最低(146.0ng/g),B5点含量最高(645.9ng/g),该点靠近居民区,临近主航道,可认为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与农田土壤相比,湿地土壤中PAHs含量普遍较高。这可能与采样点的环境条件,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有关。亚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总含量范围为43.0~394.5ng/g,平均含量为152.4ng/g,较表层土壤含量低。表明PAHs进入土壤后主要富集在表层。

土壤中典型内源性PAHs的范围在1~10ng/g(Edwards,1983),它们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分解和自然火灾。白洋淀表层土壤中PAHs的含量远高于自然值,说明该地区土壤已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尚无土壤PAHs污染评价的统一标准。就土壤中PAHs总量而言,Maliszewska-Kordybach(1996)根据若干欧洲国家土壤PAHs的测定数据,结合人体暴露风险,将污染程度分成以下4类:16种PAHs的总量小于200ng/g为无污染,200~600ng/g为轻微污染,600~1000ng/g为中等污染,大于1000ng/g为重污染。根据这一标准,B1点属于无污染(146.0ng/g),B5点为中等污染(645.9ng/g),其余各点属于轻度污染(200~600ng/g)。同时,与白洋淀湿地表层沉积物中PAHs污染水平相比,白洋淀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417.4ng/g)要低于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588.4ng/g)(周怀东等,2008)。

表3.3 白洋淀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PAHs的含量 单位:ng/g

续表

注 ND表示未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