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掏空的国家——英法百年战争

被掏空的国家——英法百年战争

在中世纪时期,英国与法国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国家,但却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英国著名的统治者之一威廉被称为“征服者”,他是法国诺曼底公国的公爵,在占领英国后,便开始统治英格兰和诺曼底。对于英国人来说,威廉就是一个外国人,就连威廉也认为自己是法国人。

英国金雀花王朝的创立者亨利二世,最初是法国的贵族,后来借助母亲的血缘关系成功继承英国王位。亨利二世虽然统治着英国,但却自认为是法国人。亨利二世的出现让英法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虽然威廉也自认为是法国人,但他的身份却没有亨利二世那么尴尬。威廉来自诺曼底公国,而亨利二世却是实打实的法国贵族。亨利二世成为英国国王后,并不愿放弃自己法国贵族的身份,他一边享受着国王的威风,一边享受着法国贵族的利益,要知道亨利二世在法国的土地要远比英国富庶。

【诺曼底公国】

诺曼底公国建立于法国加洛林王朝查理三世统治期间,其统治者便是北欧的诺曼人,经常骚扰法国海岸。后来,查理三世允许其在法国诺曼底定居,于是诺曼底公国便形成了。

亨利二世的如意算盘被法王路易七世识破,路易七世派人告诉亨利二世,想要保住英王之位和在法国的领土,就必须向法王称臣。亨利二世接受了路易七世的要求,承认自己是法王的臣子。但没过多久,路易七世就发现亨利二世是个阳奉阴违的人,表面上承认法王是英国的统治者,但却根本不理会法王的命令,只享受着身为法国贵族的权利,却从不履行义务。这样一来,两个国家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在法王看来,英王就是他最大的威胁。

从亨利二世开始,所有的英王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英王,也是法国的贵族。每当法王去世且没有留下合法的继承者时,英王就会蹚浑水,会参与到法王王位的争夺赛中。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没有留下子嗣。这下,法国就出现了权力真空。英王爱德华三世立刻跳出来争夺王位,声称自己是先王的外甥。除了王位争夺战外,英国和法国之间还因为领土出现了冲突。

法国境内的佛兰德和阿基坦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羊毛生产联系,爱德华三世为了争夺法王王位的继承权,便切断了羊毛原料供给。该地区为了确保羊毛生意的顺利进行,便公开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王,并接受爱德华三世的统治。

腓力六世在成为法王后,爱德华三世立刻对法国宣战。这场英法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一共打了上百年,被历史学家们称为“英法百年战争”。

英法开战后不久,欧洲的其他势力立刻表明了各自的立场。其中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和佛兰德站在了英国一方,而苏格兰和罗马的教皇则选择支持法国。

虽然英法百年战争一共持续了百年之久,但战争并不是时刻发生的,有时也会停战十几年。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以普瓦提埃之战和阿金库尔战役最为著名。

普瓦提埃之战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英王借机肆意敲诈法国,不仅让法国割让了大片的领土,还索要了大量的赎金,因为当时法国的国王和许多大臣都被俘虏了。最后,英王大方地表示他愿意放弃争夺法王王位的继承权。

在阿金库尔战役中,法军本来有取得胜利的希望,他们在包围了弹尽粮绝的英军后,英王亨利五世提出了和解,结果遭到了拒绝,被逼上绝路的英军最后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撕开了一个缺口,并反败为胜。

阿金库尔战役的失败对法国来说,意味着已经彻底丧失了战争主动权。法王签署了《特鲁瓦条约》,亨利五世成了法国的摄政王。此时,英法战争对于法国人来说,发生了性质的转变,这场战争已经演变成法国人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解放战争。

从奥尔良战役开始,法国逐渐扭转失败的局面,在抗击英军中节节胜利,并取得了百年战争的最终胜利。在奥尔良战役中,出现了一位女性英雄,她便是贞德。贞德女扮男装向王子查理(后来的查理七世)请求参军,查理任命她为战争总指挥。在之后的一场战役中,贞德被人出卖,成了英军的俘虏,最后被活活烧死,年仅20岁。

虽然法国取得了百年战争的胜利,夺回了被英国占领的土地,恢复了统一,但不论是法国还是英国,都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士兵和财产,两个国家都被这场持续了百年的战争给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