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活二百年——叶卡捷琳娜二世
1745年8月21日,俄国皇室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婚礼的主角便是皇储彼得和已经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的德国公主索菲亚。这桩婚事的促成者是俄国女王伊丽莎白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
伊丽莎白没有孩子,在位期间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继承人,让人惊讶的是,她居然看上了妹妹安娜的儿子卡尔·彼得·乌尔里希,乌尔里希的父亲是瑞典的贵族,他还同时享有瑞典王位的继承权。乌尔里希成为俄国皇储后,便改名为彼得·费奥多罗维奇。
彼得被伊丽莎白接回俄国后,伊丽莎白就开始为他寻找合适的妻子。伊丽莎白希望能为彼得找到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妻子,这样这个女人就能代她好好管教一下这个老是惹是生非还酗酒的外甥。
腓特烈二世听说这个消息后,十分兴奋,他想为未来的沙皇提供一个普鲁士妻子,这样普鲁士和俄国的关系就有可能得到改善。就这样,一位公爵的女儿索菲亚被选中了。在腓特烈二世的安排下,索菲亚的肖像画被送到圣彼得堡伊丽莎白的手中。
1744年1月,索菲亚接到了伊丽莎白的邀请,前往俄国做客。一个多月后,索菲亚和母亲来到了莫斯科。在这里,索菲亚母女受到了热情的招待。但彼得却泼给索菲亚一盆冷水,他告诉索菲亚,他虽然对她有好感,但他已经有喜爱的人了。彼得的这种做法让索菲亚十分吃惊,同时也觉得好笑,她不相信彼得所喜欢的人能成为俄国的女主人。
为了在俄国站稳脚跟,索菲亚向伊丽莎白请求学习俄语和东正教礼仪。1744年6月28日,索菲亚皈依了东正教,并改名为叶卡捷琳娜。在婚礼上,叶卡捷琳娜苦学的俄语终于派上了用场,她流利的俄语赢得了许多贵族的好感。
婚后不久,叶卡捷琳娜就无法忍受彼得了,她发现彼得是个喜欢惹是生非的孩子,好像永远长不大。
1754年9月20日,叶卡捷琳娜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便是以后的沙皇保罗。
保罗的出生并没有让叶卡捷琳娜的日子得到改善,她与彼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疏远,她只能另寻新欢,彼得也有自己的情人。至于保罗,从出生起就被送到伊丽莎白那里,与叶卡捷琳娜的关系十分冷淡。或许是因为伊丽莎白抢走了保罗,叶卡捷琳娜在成为女王后,也抢走了保罗的儿子亚历山大。叶卡捷琳娜与孙子亚历山大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在遗诏中让亚历山大接过沙皇之位。
1760年2月10日,彼得的生日宴会开始了。叶卡捷琳娜在宴会上认识了一个男人,他便是格卫戈利·奥尔洛夫。奥尔洛夫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却是个英俊魁梧的军官,在上流社会很吃得开。奥尔洛夫很快成了叶卡捷琳娜的情夫,也是日后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的得力助手。
1761年12月25日,伊丽莎白去世。彼得成为沙皇后,与叶卡捷琳娜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劣。有时候,彼得三世甚至会在公共场合斥责叶卡捷琳娜,让她很没面子。彼得三世还想废掉叶卡捷琳娜,让情妇当王后。可惜的是,彼得三世的这个想法被叶卡捷琳娜识破了,她决定先下手为强。
在俄国,彼得三世的反对者可不少。彼得是个新教徒,与信奉东正教的俄国格格不入。虽然彼得三世是彼得大帝的亲外孙,但在俄国人的心中,他更像是个普鲁士人,是俄国的叛徒。在伊丽莎白时代,彼得三世就曾泄露军事情报给腓特烈二世,并沾沾自喜。在俄国与普鲁士的战争中,俄国明明占据上风,能消灭普鲁士的军队,但彼得三世却下令撤军。这让俄国军人颇为不满。
1762年4月,叶卡捷琳娜生下了一个男孩,这是她与情夫奥尔洛夫的孩子。彼得三世得知后,十分生气,想要逮捕叶卡捷琳娜,并把她送入修道院。在副官的劝说下,彼得三世才改变心意。但在国宴上,彼得三世却一点儿面子也没给叶卡捷琳娜,当众辱骂她,这让叶卡捷琳娜越发坚定了发动政变的决心。
在奥尔洛夫的协助下,叶卡捷琳娜开始收买禁卫军。但一个军官泄露了她阴谋发动政变的消息,为此奥尔洛夫和叶卡捷琳娜只好提前发动政变。在叶卡捷琳娜军队的包围下,彼得三世宣布退位。
成为俄国的统治者后,叶卡捷琳娜二世便想着手于改革,她觉得这是让俄国走向强大的唯一道路,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她遭遇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农奴制。叶卡捷琳娜二世想要废除农奴制,但却碍于贵族势力,只好作罢。在一次农奴起义后,叶卡捷琳娜二世更加觉得改革的必要。
【农奴制】
一种强制剥削的经济制度,对于封建专制的沙皇来说,农奴制就是权力的保障。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个开明的女王,她也很喜欢和法国的哲学家们交流思想,尤其是读伏尔泰的著作。法国的哲学家和文人们也很喜欢叶卡捷琳娜二世,让一个女王喜爱并称赞不仅很有面子,还能得到金钱的资助。狄德罗的著作《百科全书》出版后,曾遭到法国政府的禁止。叶卡捷琳娜二世得知后,立刻表示她愿意出钱在圣彼得堡出版狄德罗的著作。叶卡捷琳娜还在狄德罗落魄时,资助了他不少钱。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下,俄国的版图扩大了不少。叶卡捷琳娜二世曾说过,如果她能活到二百岁,那欧洲一定会匍匐在她的脚下。在所扩大的版图中,有土耳其的,也有瑞典的,这两个国家都是败给俄国后,被迫割让领土。最关键的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还和普鲁士、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
176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趁着波兰国王去世的机会,派出俄国军队进攻波兰。在1772年,俄国便与普鲁士、奥地利第一次瓜分波兰,并立波尼亚托夫斯基为国王。
在最后一次瓜分波兰时,波尼亚托夫斯基正在为国内的起义军焦头烂额。这时,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的联军出现了,不仅镇压了波兰起义军,还让波兰遭受了灭顶之灾。至于波兰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则被送往俄国,成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