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杰组合——意大利统一
1861年3月,意大利完成了初步的统一,建立了意大利王国。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意大利把本国土地上的外国人纷纷赶了出去,最终完成了统一。意大利未统一前,曾是外国人的天下。意大利中部和北部,是奥地利的地盘。南部的西西里地区则被西班牙人控制着。后来,法国也插了进来,在帮助神圣罗马帝国镇压革命后,就留了一支军队在罗马。在普法战争爆发后,法国才召回了这支军队,意大利人才顺利地占领了罗马,意大利的统一才算真正完成。
这样一个从中世纪开始就四分五裂的国家能完成统一,除了当时特殊的国际政治环境外,还得益于三个人,他们便是朱塞佩·马志尼、朱塞佩·加里波第和卡米奥·德·加富尔。这三个人在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有历史学家曾总结道:“意大利的统一归功于三个人,马志尼的思想、加里波第的剑、加富尔的外交。”当然,除了这三个意大利人外,还有一个外国人,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就是拿破仑三世。
1830年,马志尼成了一名烧炭党。烧炭党是意大利人自发组织形成的一个革命团体,目的是赶走侵略者,完成意大利的统一。烧炭党成员因为总是躲避在烧炭山区而得名。一年后,马志尼因遭人出卖而被逮捕,被驱逐出意大利。在1831年4月份,马志尼来到了法国马赛。这里聚集着大量的从意大利逃亡出来的热血青年。8月份,马志尼建立了青年意大利党,这个组织后来取代了烧炭党。青年意大利党的宗旨是,把侵略者赶出去,并建立起一个自由、独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后来,马志尼便开始想尽办法为青年意大利党进行宣传。在马志尼的努力下,到了19世纪50年代左右,意大利的青年意大利党人越来越多,意大利人越来越渴望意大利的统一和独立。马志尼的思想对意大利的统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是马志尼给了意大利人一个独立自由的梦想。
既然有了梦想,意大利人便开始骚动起来。在1848年革命席卷欧洲时,许多欧洲国家的群众都在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改革,意大利虽然也在革命,不过却是反对奥地利统治的革命。萨丁尼亚王国国王卡洛·阿尔贝托首先站出来反对奥地利,不过很快就被奥地利打败,只能暂时和奥地利达成和解。
不久之后,意大利的其他地区又出现了新的变化,184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了。就在欧洲其他国家还没对这个新国家做出反应时,回复元气的阿尔贝托便再次向奥地利叫板。这次,阿尔贝托依旧失败了,并让出了国王之位,他的儿子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成了萨丁尼亚王国的国王。
罗马共和国随着法国军队的到来而被迫解体,马志尼等创建者只能逃到国外避难。很快,奥地利又重新恢复了在意大利中部的统治。罗马共和国的创建者除了马志尼外,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加里波第,是意大利统一三杰组合中唯一的将军。
加里波第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冒险和狩猎十分有兴趣。在14岁时,他便趁着在俄国帆船上实习的机会,在欧洲游历。和大部分意大利热血青年一样,加里波第也渴望着意大利的统一。不久之后,加里波第加入意大利海军,后因起义失败而被迫到南美洲的巴西避难。
在巴西,加里波第也没闲着,他加入到巴西南部共和主义的起义中,并因为屡屡得胜而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在起义失败后,加里波第便只能逃到乌拉圭。当时乌拉圭的局势也很动荡,加里波第找到了意大利人所组织的志愿军团。
加里波第获得了指挥权后,立刻开始重组整支军队,为了提高士兵的士气,加里波第专门设计了一面新的旗帜,还费尽心思添置了统一军装。为了节约经费,加里波第的下属只能从一家肉类加工厂那里抢屠夫的工作服来当成军装。对于这种红色的屠夫装,加里波第是嫌弃的。不过很快,加里波第就习惯了,并觉得这身红色的衣服如果配上一条鲜艳的领巾会更加潇洒。这支军队后来也被称为“红衫军”,在意大利的统一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红衫军被加里波第成功动员后,便成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在被敌军包围时,即使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局面,也没有一个人选择投降,最后在加里波第的带领下成功突围。1847年4月15日,加里波第率领着一支部队回到了意大利,并加入到了阿尔贝托的队伍中。
在阿尔贝托战败后,加里波第便率领一支部队在意大利展开了游击战。起初,奥地利统帅并没把加里波第放在眼里,只当他是从南美洲偷渡来的海盗。但很快,奥地利统帅便发现加里波第与阿尔贝托不同,是个棘手的家伙,他只好从其他战线调来部队。面对大部队的围剿,加里波第只能选择撤退。
184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了。但天主教国家是不可能允许这个新诞生的国家存在的,法国、奥地利和西班牙等国代表立刻在西班牙开会,并制定了一套武装干涉的计划。加里波第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率兵前来增援。对于加里波第这个外来人,共和国的领导层纷纷抱着怀疑的态度,并派人牵制加里波第。而且马志尼等人都希望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希望动用武力。很快,共和国就被法军消灭了,加里波第只能继续到美洲避难,这一次他来到了美国纽约。
意大利人的第一次独立战争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却让一个人看到了统一的希望,他就是萨丁尼亚王国的首相加富尔。与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不同,加富尔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他的方式更为保守。
在当时,意大利最强劲的敌人是奥地利,这是意大利统一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加富尔希望,英国和法国能帮助意大利人把奥地利赶出去。为了赢得英法的好感,萨丁尼亚王国还专门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支援了英法联军。不过这种讨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奥地利却让英法两国讨厌起来,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背叛了俄国,取得了不少好处,却让英法两国觉得奥地利皇帝是个不劳而获的人。
1858年,一个名叫菲利·奥尔西尼的人感动了拿破仑三世,这直接促成了拿破仑三世与加富尔的合作。奥尔西尼是个激进的意大利民族主义者,他在行刺拿破仑三世时被捕。在接受审判时,奥尔西尼没求拿破仑三世饶过他的性命,反而恳请拿破仑三世出兵帮助意大利独立。奥尔西尼的这种做法让拿破仑三世想起了自己的那段热血岁月,他也曾是烧炭党的一分子。虽然奥尔西尼最终还是被处死了,但他却让拿破仑三世对支持意大利这件事上心了。
在这年的夏天,加富尔与拿破仑三世秘密见面,并达成了一项协议。不过想让法国出兵,就得有一个借口。加富尔为了让奥地利主动入侵想尽了办法,但奥地利就是不上当。最后,加富尔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让法国名正言顺地派兵。第二次独立战争就这样打响了。
这场战争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匆匆结束了。对于法国的出兵,英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英国人很讨厌拿破仑三世,但他们觉得奥地利皇帝更讨厌。但普鲁士却坐不住了,警告法国注意一点。除了法军外,意大利人自己的军队也在这次独立战争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指挥作战的统帅则是加里波第,他在1854年已经被萨丁尼亚王国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请回了意大利。
在第三次独立战争打响前,加里波第与加富尔产生了一些矛盾。加里波第想要通过战争的手段把侵略者都赶出意大利,便提出了远征西西里的建议。这个想法在加富尔看来是疯狂的,但考虑到远征可能有利于意大利的统一,加富尔便没有反对。但让加富尔意外的是,加里波第的红衫军那么能打,直接解放了西西里。这在整个意大利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加里波第的胜利也让维克托·伊曼纽尔紧张起来,他和加富尔商量着,得阻止加里波第,不然得罪了法国就不好了。在加里波第准备进攻罗马时,拿破仑三世立刻向加富尔施压。
最后,维克托·伊曼纽尔下令派兵包围了红衫军。加里波第一看是自己人,就直接下令,让红衫军不要开枪。在加里波第朝政府军喊话时,他的脚被一颗流弹打中了,他本人也成了俘虏,被押送到国王那里。加里波第在与国王见面后,承认了国王的合法性,并宣誓会效忠于维克托·伊曼纽尔。
1866年,第三次独立战争开始了,这场战争依附在普奥战争中。加富尔已经通过外交和普鲁士成了盟友。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的失败,让意大利又收复了一些领土。1870年,意大利又借着普法战争的东风,收回了被法军占领的罗马,至此意大利终于完成了统一。
意大利虽然完成了统一,但加里波第的传奇人生还在继续。他率领着红衫军掺和到了普法战争中,他与普鲁士站在了对立面,而普鲁士的首相俾斯麦恰恰还是他的偶像。
加里波第趁着普鲁士与法国交战之际,占领了第戎。等普鲁士缓过神来后,立刻派出一支部队去收拾加里波第。这支普鲁士军队十分强劲,就连法军都不是对手。但普鲁士还是没能击败加里波第,反而还让加里波第缴获了一面军旗,这对普鲁士来说,可是奇耻大辱。
在普法两国和谈后,普鲁士的军队立刻在第戎集结,准备与加里波第一决雌雄。就连俾斯麦也放话:“给我活捉加里波第,我要让他在柏林游街示众。”但等普鲁士军队赶到时,加里波第早就率军撤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