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取代岳父——光荣革命
查理二世成为国王后,便以弑君罪的名义处死了九个人。但查理二世是个很聪明的国王,他早看清了议会存在的现实,他并未像父亲那样,认为国王应该掌握绝对的权力。正因查理二世审时度势的见识,才让议会接受了他这个国王的存在。在查理二世担任国王期间,国王与议会一直相安无事。
1685年,查理二世因中风身亡,年仅55岁。查理二世有许多情妇,这些情妇虽然给他生下了许多孩子,但都是私生子,不是合法的继承人。于是,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詹姆士成为新任国王,这便是詹姆士二世。与查理二世不同,詹姆士二世完全接受了父亲查理的理念,认为国王应该掌握绝对的权力,同时他还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但在登基之初,詹姆士二世并未表现出这些野心,反而表现得非常温和,让所有人都觉得放心。
1685年6月,蒙默斯本以新教的名义煽动起义,向詹姆士二世索要王位。蒙默斯本是查理二世的私生子,就在他正在外地寻欢作乐时,查理二世突然死亡,蒙默斯本本以为自己会成为国王,没想到他的叔叔居然捷足先登。
1685年7月15日,蒙默斯本所召集的起义军被詹姆士二世的军队击败,蒙默斯本只好逃命,但很快就被抓住并处死。与蒙默斯本一起处死的还有许多起义军的俘虏,他们被处以绞刑。
蒙默斯本起义被镇压后,詹姆士二世并未解散军队,反而在议会会议上表示,军队不能随意解散,应该保留着,防止暴动。很快,詹姆士二世就做了另一件让议会不满的决定,即扩充军队,还把军队驻扎在伦敦,并且在军中安插天主教徒军官。这支军队立刻触动了英国人敏感的神经,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不希望恢复君主专制制度,那就意味着人们的权利会被国王剥夺,国王便可以任意增加税收。而且军队还能左右议会的决策,是议会的威胁。
其实早在詹姆士二世成为国王前,议会就发生了争执,因为詹姆士二世是天主教徒,有人担心詹姆士二世会在英国推行天主教。但詹姆士二世却得到了贵族和地主的支持,这拨人被对手骂作“托利”,托利就是盗马贼的意思,后来詹姆士二世的支持者便被称为托利党。反对詹姆士二世的人被骂作“辉格”,辉格便是不法之徒的意思,后被人称为辉格党。
就在英国人反感詹姆士二世的时候,从法国涌来了许多新教徒。原来法王路易十四决定在法国恢复天主教,许多新教徒便遭到了迫害。这件事让英国人更加反感天主教,并觉得詹姆士二世这个天主教国王迟早会迫害新教徒。
詹姆士二世对路易十四的做法大为赞赏,并称路易十四是个伟大的君王。这下,英国新教徒更加确信詹姆士二世会像路易十四一样。路易十四虽然在法国实施镇压新教的政策,但却劝詹姆士二世不要轻易推行天主教,毕竟新教在英国已经根深蒂固,作为国教已经150多年了。
1687年,《赦免宣言》发布了,这意味着天主教徒担任军职重新合法化了。有了国王的保护,天主教开始公开进行宗教活动。詹姆士的这个决定遭到了议会的反对,詹姆士二世便乘机解散了议会。
后来,詹姆士二世命令所有教士每逢星期日,必须在教堂里朗诵《赦免宣言》。这无异于一种侮辱,遭到了许多教士的反对。大主教威廉·桑克洛夫特和另外6名主教联合起草了一份请愿书,指责詹姆士二世的非法行为。詹姆士二世看过后,立刻把这7名主教交给了法院,希望法院能判处他们反叛罪。可法院却宣布这7个主教无罪释放。
1688年6月10日,从王宫中传出了一个消息,王后给詹姆士二世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消息让英国人更加无法忍受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詹姆士二世有两个女儿,玛丽和安妮都是新教徒。英国人希望詹姆士二世死后,玛丽或安妮可以成为国王,这样新教徒就会重获新生。但这个男孩的降生意味着下一任英国国王依旧是天主教徒。
新教徒希望玛丽能继承王位,便诬陷这个小王子不是詹姆士二世的儿子,只是天主教徒故意弄来的一个不知名的孩子,冒充王子。这时,托利党和辉格党不再内斗,反而联合起来,共同邀请玛丽来英国做国王。
但此时的玛丽已经嫁入荷兰,她的丈夫威廉必须放弃在荷兰的地位,随妻子来到英国,而且身份只能是女王的丈夫。不过威廉也具有英国王室的血统,他是查理一世的外孙。玛丽和威廉商量了一下,玛丽要求威廉只爱她,这样玛丽就会在行使女王权力时,听从威廉的建议。很快,威廉便率领军队来到了英国。
詹姆士二世本想与威廉的军队决一死战,但没想到总司令不愿支持天主教而率领部分军官逃走了。看到散沙一样的部队,詹姆士二世知道他不会赢得胜利,便匆匆逃出伦敦,在路过泰晤士河时,便把玉玺丢入了河中。
就这样,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被推翻了。但问题来了,托利党十分重视王室血统,希望玛丽能成为英国唯一的国王,威廉只能以摄政王的身份待在英国。
在召开的议会上,威廉因为决定把最高权力交给国会而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最终,议会决定玛丽和威廉是英国共同的统治者。除此之外,议会还通过了《权利法案》,这意味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下来,从那以后君主专制制度在英国就成了历史。
这场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的过程被称为光荣革命,这场革命不仅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而且没有发生流血冲突,这让英国人引以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