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启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866年,发电机出现了,它的发明者是德国的维尔纳·冯·西门子。到了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开始运用到实践中。渐渐地,电力取代了蒸汽动力,许多和电力有关的新发明也占据了人们的生活,人类开始进入一个新时代,即电气时代。

1816年,西门子出生于德国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克里斯蒂安虽然出身不错,而且还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却因为战争失败而变得一无所有,从那以后,他便当上了农民。

虽然生活很艰辛,但克里斯蒂安夫妇并未把这种怨气带到家庭里,西门子的童年过得还是很幸福的。克里斯蒂安十分重视对西门子的教育,亲自教授西门子知识,西门子和兄弟姐妹就是在这样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除此之外,克里斯蒂安还希望孩子们能接受正规的教育,这是他做不到的,于是他就为孩子们请来了家庭教师。

1832年,西门子被送入中学读书。很快,老师们就发现了西门子的数学天赋。作为一个插班生,西门子学习起数学来不仅没有困难,就连高年级的课程也能轻松应对。

尽管克里斯蒂安在孩子的教育上不遗余力,舍得投资,但毕竟家庭条件摆在那里,西门子作为长子便想着能为父母分担一部分,于是他决定学习建筑,这样就能尽快赚钱了。不过建筑专业的学费昂贵,他便只能在老师的建议下去军中服役,这样他就可以免费到炮兵工程学校的建筑专业学习。服役一年后,西门子终于进入学校学习,他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科目都学得不错。

三年文化知识的学习,让西门子开始朝着发明创造靠近,这也是他唯一一条发财之路,毕竟家中还有几个兄弟等着他付学费。

西门子的第一次试验十分危险,他在进行摩擦炮栓试验时不小心出现了爆炸。西门子的耳膜受了伤,从此之后就丧失了正常人的听力。不过西门子并未放弃进行发明创造,他成功地发明了电流镀金、镀银,还改良了印刷机,这些发明都给西门子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1844年,西门子去了一趟巴黎,参加了法国工业博览会。这次的巴黎之旅给西门子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和影响,回国后他便放弃了之前的发明,开始了学术研究。1845年,西门子开始发表学术论文。1846年,西门子开始进行电报研究。1847年,西门子和人合伙建立了一家电报机制造公司。从此之后,西门子便一头扎进电信的研究领域中。直到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

起初,发电机只是在军事领域得以运用,后来便被西门子运用到了民生领域中,并给他的公司带来了不少收益,柏林街道上的第一批路灯就是西门子的公司安装的。除了电灯外,电梯、电车、电话等一系列电力产品都出自西门子的公司。西门子本人也被称为“电子电气之父”,他的名字也成了电导率的单位。

除了电力外,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即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从此之后石油成为必不可少的能源。而汽车的发明者同样是德国人。

虽然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都改变了世界,但却有本质的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上都是工匠通过实践经验来进行发明创造的。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自然科学开始与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科技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