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画家掌权——法西斯专政

三流画家掌权——法西斯专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一个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年轻人志愿参军,成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中的一员,此时的他还是个普通的士兵,尽管几年后成了上等兵,还因为作战英勇获得了勋章,但威廉二世还是不知道希特勒的存在,不过几十年后,威廉二世就会知道这个名叫希特勒的人。

希特勒出生于1889年,他的童年并不幸福。1895年,希特勒被送入学校念书。不安分的阿洛伊斯在退休后,便经常带着一家人搬家,希特勒便只能跟随父亲不停地转学,每当希特勒好不容易熟悉学校的环境后,就会离开。

1900年,希特勒遵照父亲的安排,到林茨上中学。阿洛伊斯希望希特勒能像他一样成为一名公务员,所以便花钱做了这样的安排。但希特勒却并不理解阿洛伊斯的苦心,他想要成为一名画家。希特勒虽然进行了反抗,但却失败了,为了表达对父亲专横的不满,希特勒不再努力学习,最后连张毕业证都没混到。

三年后,希特勒终于获得了自由,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立刻摆脱了暴君式的管束。16岁时,希特勒除了画画外,增加了一个新的兴趣爱好,他开始对政治有了兴趣,他每天都待在图书馆里,阅读德国的历史,对日耳曼民族的一切都渴望了解,此时的他已经出现了狂热日耳曼民族主义者的征兆。

1906年,希特勒与母亲告别,踏上了去维也纳的道路,他想要学习艺术。到了维也纳后,希特勒便开始准备考试,希望能进入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但很遗憾,希特勒被拒绝了,还被拒绝了两次。

起初,希特勒还能得到母亲的资助,在母亲去世后,希特勒在维也纳的日子开始艰难起来,他虽然会画画,但在周围人的眼中,他只是个三流画家,他只能给人画画明信片,以获得微薄的报酬。就算如此,希特勒也无法养活自己,除了画画外,希特勒也会干些扫雪、扛行李之类的零活。

很快,希特勒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放弃了之前租的房子,搬到更便宜的地方去居住,每天还依靠施粥站过活。

1913年,希特勒从维也纳搬到了慕尼黑居住,但同样还是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一个在周围人看来,十分古怪的、狂热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流浪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也应征入伍,他在1916年参加索姆河战役时,被炮弹炸伤了大腿,只能暂时撤退到后方养伤。一年后,希特勒重回战场。但在1918年,希特勒因为被芥子气攻击眼睛短暂失明而继续养伤。就在希特勒想着什么时候继续上阵杀敌之际,传来了德国宣布投降的消息。

在德国,军国主义的根基十分深厚。希特勒虽然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但他也和大多数德国青年一样,都对荣誉有着强烈的渴望。德国的战败自然让希特勒等德国人觉得十分屈辱,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则让这份屈辱掺杂了憎恨的情绪。就像法国元帅福煦所说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威廉二世退位后,魏玛共和国成立,虽然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是总统,但却没有掌握实权,他不过是一个替罪羊而已,用来承担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屈辱。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需要给战胜国巨额赔款,这足以让德国经济崩溃。后来由于美国在资金上的支持,德国的经济总算有了一丝繁荣的迹象。但这种靠借外债换来的安稳对德国来说,可谓是如履薄冰。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美国国内的经济都遭遇了困难,自然不可能再给德国提供帮助,为了自保,美国撤走了资金。这下,德国的经济彻底崩盘了,马克变成了废纸,通货膨胀达到了历史新高。德国的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严重到买一杯牛奶都能倾家荡产。

本来魏玛共和国的支持者就不多,这下大家伙儿都吃不饱饭了,自然更加反对政府,一时间德国变得动荡起来。

对于绝大多数德国人来说,一战投降后的日子过得很不如意。但对于希特勒来说,一战后的他似乎开始朝着人生巅峰前进。希特勒成了德国工人党(纳粹党)的一分子,他不再无所事事,他每天都带着激情去工作,去演讲,让更多的人被他所宣扬的种族仇恨论所影响,让大家与他一起陷入仇恨的癫狂中。

不论日后希特勒怎么臭名昭著,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擅长演讲,具有演讲的天赋,能轻易地调动起听众们的情绪。纳粹党的主席也发现了希特勒的演讲才能,就破格提拔他做宣传部长,从此之后希特勒便开始平步青云,一步步成为纳粹党的骨干。当然,纳粹党在希特勒的煽动下,也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者和追随者。

1921年,希特勒成了纳粹党的党魁,在党内享有最高权力,党章、选举、委员会等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俨然已成了纳粹独裁者。但希特勒并不满足,他还想要掌握更大的权力,这一次他盯上了政府。

1923年,在希特勒的煽动下,纳粹党举行了暴动,史称“啤酒馆暴动”。这场暴动,希特勒准备得并不充分,他所掌握的武力十分有限。或者说,他并没想通过武力推翻政府,他觉得凭借自己的狂热再加上追随者,就能成功。

1923年11月9日上午,希特勒等人和警察产生了冲突。本来,警察和希特勒都没想开枪,但不知是谁突然朝着示威人群开了一枪。这声枪响,让事态变得不可控起来,示威人群开始袭击警察,于是一场混战开始了,从示威游行转变成了暴动。

希特勒本人虽未在这场暴动中受伤,但却在失败后被关进了监狱。但在审判的时候,法官考虑到希特勒所宣传的并不是什么危险的异端邪说,便只判了他5年监禁。监狱的生活对希特勒来说十分惬意,他被关在了条件最好的牢房,还能自由地通信和散步,时不时还会有亲友前来探望,除了不能走出监狱大门外,希特勒是监狱里最自由的犯人。在监狱里,希特勒完成了《我的奋斗》这本书。9个月后,希特勒被提前释放了。

啤酒馆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并未给希特勒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反而让希特勒的名气变得更大了,还让希特勒得到了一条经验教训,军队是至关重要的。不过,纳粹党却被取缔了,成了不合法的政党,相关报刊也被查封。

出狱后的希特勒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他主动承认错误,并承诺一定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不久之后,纳粹党重新合法化,就连纳粹党的报刊也被解除了禁令。几年后,美国的华尔街出现了大崩盘,美国政府便撤走了在德国的资金。希特勒趁此机会煽动群众反对政府的统治。

1933年,希特勒成了魏玛共和国的总理,不过他的权力却被议会所限制,尤其是德国共产党,这个党派的议员占据了议会总人数的17%,是希特勒最大的阻碍。1933年2月27日,德国国会大厦发生了一场大火灾。希特勒把国会纵火案的罪名安在了共产党的身上,这下希特勒就成了德国的一把手。

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希特勒便到处许下承诺。面对群众,希特勒说他一定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面对军队,希特勒承诺一定会扩充军队,重新恢复德国的荣耀。希特勒为了赢得天主教会的支持,甚至允许天主教徒保有原来的信仰。

除此之外,希特勒还在纳粹党内部开展了大清洗,在1934年6月30日进行了血腥屠杀,清除以恩斯特·罗姆为首的反对者。这起历史事件也因此被称为“罗姆政变”或“长剑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