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风险评级预警体系
(1)美国银行业金融风险评价体系
美国银行业金融预警系统分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两大类(董小君,2004;郭静,2009)。
董小君(2004)、郭静(2009)深入分析总结美国金融风险现场检查采取的评价体系,即CAMELS。这一体系是在1997年正式形成的,其创造者是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评议委员会,认为银行业金融风险评判指标包括六项:C: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A: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M:管理质量 (Management);E:盈利状况(Earnings);L:流动性(Liquidity);S:市场敏感性(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s)。上述六项银行业金融风险评价指标又依据美国实际状况逐项划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风险越小。尽管CAMELS 风险评价体系具有指标设定科学的优势,但是其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操作耗时较长、工作冗长繁杂等缺点,美国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开始使用非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风险评估。
董小君(2004)、郭静(2009)对美国四类非现场检查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与梳理。但是供银行体系使用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为美联储预警体系,包括BOPEC 评级体系(评判指标为“银行子公司、非银行子公司、母公司、总收益和总体资本适宜度”,同样据此将美国金融风险状况划分为五个等级)、UBSS 系统(评判指标为“CAMELS 评级指标、跟踪银行的新业务及其发展的指标、监测资本市场的指标共30 余个财务比率”)和FIMS 系统(主要用于判断银行倒闭的可能性,评判指标为30 个财务比率和附加参数)。
对于由上述现场检查或者非现场检查方式检测出有问题的银行,美国建立了“快速纠偏机制(PCA)”。谢平、易诚(2003),郭静(2009)对其进行归纳,指出美国快速预警纠偏模型通过对“总风险资本比例、一级风险资本比率和一级杠杆比率”三个指标分别设定临界值,判断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并采取相应的纠偏行动,包括强制性校正和非强制性校正。
(2)美国保险业金融风险预警
美国保险行业规模在世界范围内位于前列,其对保险行业的风险预警与监管主要集中在偿付能力方面,即重点关注其财务状况。其中,州一级的保险监管者着重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全国保险行业风险监管由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负责(孙晓芳,2008)。孙晓芳、孙立娟(2008,2009)总结美国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采用保险监管信息系统、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跟踪系统及风险资本金的情况如下。孙晓芳(2008)、孙立娟(2009)将保险监管信息系统中的评判指标与预警界线进行归纳汇总,主要包括12 项:“总保费与盈余之比、净保费收入与盈余之比、净保费收入变化率、盈余挹注与盈余之比、两年营业比、投资收益率、盈余变化率、负债与流动资产之比、代理人余额与盈余之比、准备金一年增长与盈余之比、准备金两年增长与盈余之比、当前估计的准备金缺口与盈余之比”。在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跟踪系统方面,主要考察26 个指标,净保费收入占盈余的比重、毛保费收入占盈余的比重、准备金占盈余的比重、净保费收入变化率、毛保费收入变化率、投资收入占总投资资产的比重、保单持有人盈余变化率等(孙晓芳,2008;孙立娟,2009)。在风险资本方面,根据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金比率,可将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状况分为五个等级,并采取相应纠偏机制(孙晓芳,2008;孙立娟,2009),包括保险公司提供行动计划、作出偿付能力不足的解释、监管机构实施监管、实施破产和强制破产等手段。
(3)美国证券业金融风险预警
投资银行美林公司代表了美国证券行业金融风险监管及预警制度。美林公司的风险预警包括风险预警专业工作人员实现及时、有效的直接沟通,风险预警专业部门与高级交易经理进行风险预警的定期正式研究讨论,以及风险预警技术三部分(崔晓美,2008)。崔晓美总结,风险预警技术主要包括每日提供库存证券风险暴露头寸合计数与总数的风险数据库,为专业风险预警部门提供交易头寸检测通道的交易系统通道,通过控制变量测算市场波动不大与剧烈波动两种情况下损益的敏感性模拟系统,以此作为其风险预警的重要技术手段。上述三步构成美国证券业金融风险预警的主体。
(4)美国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美国尚未形成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目前,针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美国主要采取立法的方式进行应对,包括《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2018年1月)、《美国联邦信息通讯技术中来自中国供应链的脆弱性分析》报告(2018年4月)、《网络安全战略》(2018年5月)、《电信、全球竞争力和国家安全》(2018年5月)、《脆弱的美国国防工业基础》报告(2018年5月)、《空军航天司令部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战略能力》报告(2018年8月)、《2019财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案》(2018年8月)、《评估和强化制造与国防工业基础及供应链弹性》非密版报告(2018年10月)等政策(赵蒙、潘坚,2019)。
(5)美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
美国互联网金融由第三方支付、P2P、众筹、互联网理财、互联网银行等组成,对其金融风险的预警主要依靠本行业联邦政府或州政府相关政策制定的监管标准和确定的监管范围,尚未形成系统的预警机制,在防范措施方面也是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和规范进行记录、报告,采取反洗钱等措施(刘旭辉,2015)。
(6)美国小额信贷风险预警
党均章(2006)认为美国信贷风险的预警与监管主要考察几项基本因素:“标准普尔对公司的评级、公司规模与市场筹资能力、资产负债比率与现金流比率、盈利能力等”。此外,还根据日常业务客户建立庞大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信息计算顾客违约率、损失率等等,以此作为美国信贷风险预警的常规手段(党均章,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