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地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4.中国台湾地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1)“中央存款保险公司”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中国台湾地区实行各行业金融机构统一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中央存款保险公司”(CDIC)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这一金融风险评价系统又包括诸多子系统,其中检查数据评价等系统具有代表性。中国台湾地区金融风险预警中的检查评价等系统在选择风险评价指标时,主要选取可以反映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状况、流动性、市场风险敏感性及其他七项金融机构经营性质的指标,然后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计算出中国台湾地区某金融机构的风险水平,并予以划分等级,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刘荣辉,2009;吴国培、沈理明,2014)。

(2)“中央银行”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吴湧超(2010)对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央银行”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即报表稽核系统做了阐述。他将该系统的风险评价指标进行详细划分:资本充足性指标(自有资本占风险性资产的比重、应予评估资产占净值加评价准备的比重、调整后净值占调整后资产的比重、借入款占净值的比重等)、资产品质指标(应予评估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逾期放款占放款总额的比重、逾放比率变动幅度等)、守法性指标(各项金融法规所确定应遵循的法定比率)、经营策略及稳定性指标(利率敏感性资产占利率敏感性负债的比重、放款成长率、放款集中率、以股票为担保的放款占放款总额的比重、存款成长率、投资成长率、借入款利息支出占营业支出的比重)、获利能力指标(税前纯收益占净值的比重、营业外收支结余占税前纯收益的比重、存放款利差等)、流动性指标(流动准备比率、新台币资产负债到期缺口占净值的比重、可转让银行定期存单占存款的比重、存放比率等)(吴湧超,2010)。与“中央存款保险公司”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对各指标赋权并进行综合计分不同,这一系统中几乎每一指标都有标准取值范围。

(3)基于资产负债表视角的中国台湾地区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研究

刘荣辉(2009)和张培(2013)都是通过编制台湾地区资产负债表分析中国台湾地区的金融风险状况。张培(2013)的风险关注点在于期限错配、货币错配、资本结构和清偿力风险,偏重于宏观风险预警。而刘荣辉(2009)则宏微观并重,采取的风险指标包括:资产负债表指标(期限错配指标、币种错配指标、资本结构指标和清偿力指标);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指标(资产负债结构指标和清偿力指标);风险表指标(违约距离指标、违约概率指标、风险溢价指标和Va R 指标);定性指标(GDP、通货膨胀率指标等),并通过赋予指标不同权重,计算金融安全指数,划分金融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