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策划葬礼?

第二十八章 我们如何策划葬礼?

讨论葬礼可不是晚餐餐桌上最吸引人的话题,但也许它应该是。有些人为自己策划葬礼,并挑选牧师,也决定要在葬礼上读哪些神圣经典,要摆哪一种花,要放哪些音乐。这真是送给家人的一个大礼。

对我们安宁照护团队来说,与临终患者讨论葬礼并不算少见。确实,我在病床边听过很多讨论,我也对那些做这些最终安排的家庭表示赞许。

当一个人就要离世,除非他们选择不讨论葬礼和葬礼的安排,否则这些话题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神龛还是土葬,或是火葬(骨灰盒或者撒骨灰的方式)。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可能已经计划好了支付定金,这样能让已经非常悲痛的家人更容易处理后事。

在大多数场合,同患者和家属讨论葬礼是很困难的。但在这个痛苦的时刻,我与患者和家属一起参与其中,见证了一些对已逝之人最动人也最有力量的感言。可悲的是,我也看到许多葬礼仿佛马戏团演出,而不是对逝者的适当致敬。

有一些葬礼看起来非常切题而且有意义,有少数几位发言者会在葬礼上讲述逝者一生的事迹。同样重要的是,每位发言者都对逝者表示认可并表达他们和逝者的关系。

有一些值得回忆的葬礼包括了家人对逝者简短的评语。在这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殊场合,家族中的一个发言人被推举出来讲一段话,说得非常得体,用词优美,内容动人,对参与者是非常具有疗愈效果的。

因此我们该如何总结一个人用一生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呢?那里面交织着伤心和绝望,也萌发着希望和新生。他们拼尽全力与病魔斗争,走完当行的路,他们也曾竭尽所能,而最后不得不承认生命并不总是公平的,好人并不总是会胜利,而且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些什么呢?

我从这些值得怀念的人身上学习到好几种特质,我也在此与你们分享:

·他们看重生命中的关系——他们的朋友、家人、社群,以及他们与珍视之人的交流。

·他们很早就接受他们的疾病是不治之症。他们也承认,在某些情况下,治疗、干预和技术设备比病情本身更糟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在剩下的时间里把精力花在提高生活品质上,让生命的终点变得更柔和、更优雅。

·他们能做到处处留心,专注于每一个当下以及每一段关系。

·他们承认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对自己,还有他们的家人。

·最令人难忘的是,这些患者没有让疾病吞噬自己。他们不是特别关注下一次CT扫描的结果,而是关注其他人和他们的福祉,包括我们医疗团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