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术语的选定

第一节 “盈利模式”术语的选定

一、盈利模式与赢利模式

“盈利”“赢利”两个词读音完全相同,词义也很接近,在传媒经济学领域,学者们经常将二者混用。对于“赢”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获利”;《辞海》有多项释义,第一项释义为“经商有盈利,如赢余”,第六项释义为通“盈”。对于“盈”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多出来,多余”;《辞海》的第四项释义为“通‘赢’,有余、多出”。对于“赢利”,《现代汉语词典》有两项释义,第一项是“获得利润”,第二项是“同‘盈利’”;《辞海》也有两项释义,一是贸易所得的利润,二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等于企业利润加税金[1]。对于“盈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扣除成本后获得的利润,也作赢利”[2],而在《辞海》中,“盈”字下未列入“盈利”词条。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赢”“盈”两字音同义近,二者的区分度不大。邹欣认为,“盈利”和“赢利”在现代汉语里的构词功能是不同的,构成词语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前者是偏正结构,后者是动宾结构,说明二者并非“同词”,但“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现代普遍认同的观点来看,这两个词都还是可以看作一对异形词的,并应该适时对其作出规范”[3]。赵丽莹、张宏认为,“盈利”与“赢利”词义相近,诸多工具书认为它们可以互通。尽管从源头看,“赢利”出现较早,但从目前的使用频率看,“盈利”通用性更强,为了提高汉语的规范化水平和应用效能,推荐使用“盈利”[4]。鉴于此,本书选定“盈利模式”作为界定传媒利润获取方式的关键词。

二、盈利模式与商业模式

学界、业界普遍认为,“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关系密切,但涵盖范围有区别。一种观点认为商业模式涵盖范围更广,盈利模式只是商业模式的一个环节。如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复合的模式,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和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5]另一种观点认为,盈利模式涵盖范围更大,如徐天铎认为,“一方面赢利模式的涵盖面比商业模式更大些,另一方面,赢利模式对企业经营活动本质的理解和描述更直截了当和更为准确”[6]。上述观点都是感性、经验的论述,理论性较差。有学者认为,可从经济、运营、战略等不同角度来定义商业模式,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商业模式就是盈利模式,即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但商业模式还可以从运营、战略角度切入,运营类定义更强调商业模式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战略类定义则强调商业模式的不可替代性和竞争优势,“应以盈利能力作为评价商业模式好坏的最终标准,缺乏盈利支撑的商业模式很难持续。所以,商业模式的本质含义就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盈利模式,其实现路径应该是经济模式、运营模式和企业战略的整体协同”[7]。从以上学界、业界的认识可以看出,盈利模式、赢利模式和商业模式本质上是相通的,基本上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的表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