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本书的基础是我的硕士论文《双重出售模式——对传媒业基本赢利模式的经济学剖析》。

硕士毕业距今已经16年了。16年前,对于传媒业“双重销售模式”的研究还不算过时;16年后,这个话题已属“明日黄花”了。16年前,我还是精力旺盛的“地青”,实习期间,窝在北京东四十二条的地下室,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通过原始方式,用纸笔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初稿;16年后,我已是年届不惑的“地中”,整日忙活于各种教学与管理事务,唯有趁周末在办公室增补修改,硬是把自己坐出了腰肌劳损。16年前,我还是孤身一人,当年7月,在重庆的暑热里落脚西南政法大学;16年后,我已是拖家带口,两个女儿带来欢乐、忙乱以及比论文多得多的成就感。

在对本书的增删过程中,16年的跨度总让人产生往事沧桑之感。最大的感触是:人生的关键几步会留下当初未曾想到的深刻烙印,比如高考前填写志愿时的一闪念便决定了后来的人生方向。高考前,我填写了热门的金融、税务等经济类专业,本科学位也是经济学学士,考研时因爱好人文而转到了传播学专业,原以为就这样与经济学拜拜了,没想到硕士毕业的时候选择了“传媒盈利模式”的论文选题,后来读了博士,毕业论文研究“意见市场的失灵与规制”,一直未能脱开经济学的潜在影响。

本书的写作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但格局基本未变。回头看来,当初吭哧吭哧写了六万多字的论文,为此次短时间修改成书打下了量的基础。饮水思源,在此非常感谢当年兰州大学朴实的学风和我的硕导李文老师的悉心指导。

在本书交稿之时,回忆16年来的人生变化,充满感慨之余是平时难言的感谢。感谢父母从小学到硕士的一路培养,感谢爱人15年的相知相伴,感谢两个女儿乐乐、酉酉的开朗与可爱,为我的人生增添斑斓色彩。

最后,用一首打油诗结束这篇后记,也聊以自勉:地中年届不惑,岁月几多蹉跎;学业尚未建树,万莫心存怠惰。

张治中

2020年5月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