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有意

相机:理光CR5,镜头:28mm,光圈:f/16,快门速度:1/120秒,ISO: 100
大胆的构图、极简的元素、张扬的个性,
让我在看到这张照片时沉默了很久。
与对光影刻意追求、经营谋划的作品不同,
它应该是偶尔的转身、不经意的回眸、突然的领悟、敏捷的捕捉,
有几分妙手偶得的随意,
有几分意味无穷的简单。
T字形的巨大剪影将画面均匀地分割成了两部分,
两团形状完全不同的白云在两片貌似相同的蓝天中浮游。
蓝天白云的明朗与T形黑影的沉闷鲜明地对比着。
横行的波浪状细节告诉我们,
这个黑影其实是我们熟知的柱子和屋檐。
这是一张由素来让摄影人头疼
和想方设法削弱的室内外大光比成就的照片。
仰视的角度和中正的形态,
使T形黑影呈现出威严的神气和禁锢的体态,
而浮云的不同形状则强调了自在飘游的随心所欲。
从里往外,是黑色廊檐下未出场的心灵对自由自在的神往;
从外往里,是浮云对黑色廊檐下生活的好奇。
一张照片,两个入口……
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观看者从容的缅想。
我相信这两片浮云只是在这个空间上联合出场了几秒钟而已,
但它们被永远定格在那个倏忽即逝的瞬间。
拍下这个场景的那个心灵,
一定是在彼时突然意会到廊下六百年间某个心灵的偶尔意绪了吧?
在拍摄的那一瞬,
更强烈的该是偶遇的欣喜和解悟的豁然吧?
是解悟他人也是表白自己。
当摄影作为一种个性的表达方式被呈现时,
它才有自己的灵魂,
就是独此一张的孤品。
就像这地球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枚树叶,
就像这样的一张故宫照片。
影像独白
一次进故宫时,正值中午,烈日当空,宫殿受光与背光之间的明暗反差极强。按常理,这种顶光下的宫殿是很难拍摄的,以往我也很少在这种光线下拍照。
我仔细观察,发现在一个视点上,廊柱与廊檐会构成一个T字,而这个T字的背景是湛蓝的天空。我想如果按蓝天的中灰值曝光(或者再欠一点曝光),背光的柱与檐就会因严重曝光不足而形成黑色的T字。我决定利用这个巨大的黑T字做文章。
我用广角镜头贴近背光的廊柱,用仰视角和对称式的构图,让柱与檐组成的黑色T字突显在蓝天下,赫然入目。巧的是蓝天中正飘浮着两片白云,也被我的镜头定格在黑T字两侧的空间。一张给观者带来“意味无穷”的顶光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当摄影作为一种个性的表达方式被呈现时,它才有自己的灵魂,就是独此一张的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