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尼康FM2,镜头:28mm,光圈:f/8,快门速度:1/15秒,ISO: 100

清幽的蓝色调,冷的雪野,冷的天,

连太阳也给冻得有些朦胧。

高高的地平线中间,黑瘦的灌木像参差的短线局促地挤在一起。

高色温造成的冷蓝调子当然是这幅图像给我的第一印象,

但地平线的位置才是这幅图像让人眼前一亮的关键。

正是这条地平线用三分之二的画幅留出了雪野的空旷苍茫,

让我们看到冬日、远山、灌木挤在画面三分之一的空间里相拥取暖。

留白和旨在诗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兴许是绕了一个大圈子费了许多口舌,

可就是不说破,一百个一千个字词,

就是那样累加着通往同一个指向,

很明了了,也不说那个要命的字。

所谓“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这样的圆满讲究的就是一种机缘,一个“悟”字。

苍茫雪野,瘦木淡日,

一条高高的地平线划出了那一个“寒”字。

当然,同气相求,心领神会,

我肯定是多嘴了……

影像独白

有一次在伊犁尼勒克军马场遇上了大雪,我拍了许多雪景照片,然而自己认为最成功的还是这一张。因为其他雪景照片多为表现雪的漂亮,唯独这一张却落在了雪与人之间的互通上。

这张照片不仅描绘了雪的纯净,一尘不染的视觉美,还在可见的影像中隐藏了一个需要通过视觉来破译的非视觉性的寒意。充盈整个画面的灰蓝色调和苍白的太阳共同引动触觉,由于通感,读者不仅看到了美,也感到了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