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垣尘烟
2025年10月13日
残垣尘烟

相机:尼康FM2,镜头:150mm,光圈:f/8,快门速度:1/60秒,ISO: 100
山垣间烽烟四起,说时迟那时快,
从远处转角蹿出一干鞍明甲亮的人马……
哦,不是,那只是牧归的村人和他们的羊群。
衰草与残垣合在一起总是苍凉。
逆光下,白色羊群在深褐色残垣间踏出的漫漫烟尘
和这烟尘中两个牧羊人的身影,
让这片落寞的苍凉顿时生气勃勃,温暖丛生。
高位的拍摄点和恰到好处的瞬间抓取形成了S形的光影构图,
也让这份苍凉的抒情多了几分曲折的含蓄。
这不是一处普通的丘壑残垣,它是长城遗迹。
那么,残垣间飞扬的烟尘是曾经纷飞的战火么?
羊群踏过的衰草是当年激战的阵地么?
谦和的牧羊人是往昔叱咤疆场的将士么?
当年金戈铁马直冲霄汉的豪气与关山万里遥无归期的哀怨,
也都换作了眼下从容牧羊的平和与温情。
当年班超说卜式
“以鸿渐之翼困于燕爵,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岂知“远迹羊豕之间”才是卜式本心所愿。
与战争相比,太平的日子显然是更为常态的,
大多数时候太平不是为了战争,而大多数战争却是为了太平。
因此遇上“远迹羊豕之间”的“其时”显然要比遇上能建功立业的
“其时”境界更高,更趋近于生命的本质。
遗憾的是,尘土飞扬或尘埃落定,
我们虽在“其时”但并不能选择任一个“其时”。
影像独白
明长城沿着贺兰山山脚从北向南延伸。我拿着相机沿着贺兰山山脚从北向南不停地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从长城的一个残破的缺口,涌出一群羊,后面还跟着两个牧羊人。我急忙快跑,冲到羊群的前面,在逆光方向将羊群、牧羊人、长城、山坡,当然还有在逆光中曼舞的烟尘一起纳入了镜头。
这张照片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长焦镜头的使用,将羊群、牧羊人、长城、山坡、烟尘都压缩在一起;二是使用逆光让画面层次分明,烟尘半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