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往
2025年10月13日
向 往

相机:佳能5DII,镜头:24mm,光圈:f/ 11,快门速度:1/120秒,ISO: 100
蓝天、红墙和盛开的小花,
蓝、红、紫白的色彩块面构成了这张照片简洁明快的主要部分,
而两三点白云和一小角屋顶则让画面意味深长。
宫殿与繁花在现实中被红色围墙分割,
却在照片中经由它连接在一起。
宫殿和繁花相互张望,
从体量和姿态上看,显然花是茂盛的、自由的、热烈的,
而宫殿那小小的一角,仿佛是踮起脚尖的张望,受到了太多的限制。
比花更自在的是遨游于蓝天上的白云,
在宫墙的内外飘来飘去,
它是宫殿和繁花仰望可得的唯一共同风景。
这是一张充满了个人情绪、有着明确表达意图的作品,
构图透露了定格这一瞬之前的灵光。
虽然我的植物学知识相当欠缺,
所幸,恰好认识面前这占据了画面二分之一还要多的、盛开着蓝紫色花
朵的植物,它们是二月兰。
二月兰是一种低矮的草本植物,
纵然它长得再茂盛也不至于长成高过人头的树木,
不可能需要我们仰望。
照片中对二月兰的这种仰望,
是特意蹲下或趴下得到的非常规的视角,
这样花儿就高大起来,而围墙上露出来的宫殿就会更少,
那种几乎被淹没的禁锢感和挣扎才更显强烈,
那种既爱又惧的压抑矛盾心思才愈发鲜明。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也许这是那一角宫殿和所有置身于与它相似处境者共同的心思。
影像独白
北京故宫中最常见的野花就是二月兰。有一次来到故宫的未开放区,我看见红色宫墙的不远处正盛开着一片二月兰。我立刻走到跟前,几乎趴到地上,选取了一个很低的视点,用广角镜头将一丛很稠密的二月兰置于前景,中景则是红墙,远景是蓝天白云。
如此构图不仅将蓝、红、绿、白、灰多种色彩有序地排列在画面中,而且强调了由蓝、红、绿小色块复合而成的二月兰,在盛开时的那种热烈甚至有些放肆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