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燃

重 燃

初看到这张照片时的惊艳,仿佛是在翻一本发黄的线装书时,

竟滑落了一枚新鲜的花瓣书签。

虽然只是一盏灯,却有着欲盖弥彰的奢华与肃穆。

后来知道这盏宫灯并非自己亮着,

而是拍摄者敏锐地发现,并巧妙地拍摄了宫灯玻璃反射的红色建筑

相机:尼康FM2,镜头:28mm,光圈: f/8,快门速度:1/120秒,ISO: 100

这等奇思妙想真叫人拍案叫绝。

与其说是这宫灯中闪烁着奢华,

不如说这灯盏中摇曳着灵光。

顶光下的宫灯阴影深重,

故意狠狠减少的曝光使画面沉浸在浓重的黑色中。

黑暗中隐藏了什么?

人们总是对未知之地充满好奇。

而宫灯的红亮诱惑着我们,

在大面积的黑色合围下,

她的妩媚甚至显出了妖气。

红与黑对比着,冲突着,互衬着。

宫灯只是宫殿里不起眼的小物件,

被拍摄者以这种奇异的方式重燃后,

隔着重重光阴仍然散发着浓烈的魅惑气息,

故宫,那是多么神秘的宫殿。

我们去故宫,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宫灯,

宫灯拘谨而安分地站在我们面前,

并没有也不会再被点亮,

但是我们知道就是这一盏、就是那一盏——因为我们知道,

最好的照片往往讲述的是一个谎言,

而这个谎言是为了获得一个特别的真实。

影像独白

在紫禁城后宫的庭院和甬道中矗立着许多宫灯,但已经成了摆设,再也不能点燃发出光华。我望着这些宫灯,常常想象当初它们一盏一盏亮起来的时候,后宫中会是什么样子?皇帝不再思考国家大事了,而是等候太监将选中的妃子送来共度良夜。皇后嫔妃们望着燃亮的宫灯,心情也会各不相同,有期待、有失望也有忌妒……在宫灯的光亮中,将晃动摇曳着太监、宫女忙碌的身影。

我所有的浮想都是围绕着燃亮的宫灯产生的,所以让宫灯重燃,往往是我浮想联翩的结局。可是在上午8点30分开门,下午4点30分就关门的故宫博物院中,这只能算是美好的愿望。由于我总惦记着让宫灯重燃,有一天,还真地出现了奇迹,实现了我的愿望。

一次在养心殿前的庭院中,在中午的顶光下,我无意中瞧了一眼身旁的一盏宫灯,当它的玻璃罩恰巧映射出不远处一座刚油漆一新的红色房子。我立刻观察了一下宫灯所处的环境,它紧靠着一面高大的宫墙,由于是顶光,宫墙的墙面正处在阴影中。

我忽生一念,如果这时将宫灯中红房子的镜影设定为中灰值曝光,阴影中的宫墙一定会严重曝光不足,那拍摄出来的画面将是大面积的暗色块中亮着一小块红色。也就是说,我可以利用错觉,在拍摄而成的照片中点亮宫灯。就这样在故宫的光天化日之中,我重燃了宫灯,为自己也为大家制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最好的照片往往讲述的是一个谎言,而这个谎言是为了获得一个特别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