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完美的幻境中

在不完美的幻境中

相机:佳能5DIII,镜头:400mm,光圈:f/16,快门速度:1/500秒,ISO: 1600

落满飘萍的水面倒映着蓝天,自己也成了一块蓝宝石,

粉绿粉红的纤柔小草与水面千朵万朵的飘萍细碎地一一呼应。

如果没有那一溜黑黑的斜扦着整齐排列的小树倒影,

这张照片终究失于浮泛。

小树有棱有角,硬朗向上,有着战斗的激情,

它的倒影是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

每一棵树都用树冠的重重黑影给这幅五彩斑斓的画面一个蓬勃又结实的重力,让画面即刻沉着。

所有绮丽童话的幻境都得有一点接地气的重力,

太过完美的幻境是拒绝参与的封闭桃源。

只有接地气的、需要经过那么一点对抗的、不完美的幻境才会允许有缘

人的造访,

并因这不完美的弱点从此深入造访人的内心,令他念念难忘。

得到这样一幅水岸与倒影组合的画面,

需要一个俯瞰的角度。

俯瞰是居高临下的姿态,

俯瞰因为有了置身事外的距离,

更容易看清全局与部分的各种关联,更容易理解与包容许多看似不通的关节。

比如那么多的背道而驰只不过是殊途同归,那么多的分离都是为了重逢,

正如那么多的重逢是为了再度分离,而死便是为了重生;

比如越绮丽的幻境就会有、也需要有,更沉着的、不完美的重力,

来激发我们参与其中并为使之完美而不懈战斗的激情。

其实我们从来就只被允许在不完美的幻境中为完美幻境而战。

影像独白

在湖北的红安,我第一次乘坐热气球升到半空中,对大地进行俯拍。升空前我怀着无比的期待,当热气球升到空中后,我却没有了预想中的兴奋和激动:从空中俯瞰红安,地貌、地形和田野、农舍等都没有能引起人眼睛发亮的造型组合。不过能在热气球上拍摄,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我不想轻易地放弃。于是我便开始仔细观察局部的地面景色,企图从微观的景致中发现一些具有审美的形式构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眼前出现了一个很小的池塘时,我终于从中发现了想要的结构形式。池塘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与池塘旁的黄绿色的水草,画面形成冷色与暖色的对比,并且是互补色的对比。

我用长焦镜头不仅选择了这个色块的组合,而且还很仔细控制了冷暖两个色块的大小比例,并将一排小树在池塘中的倒影纳入了画面。这样,出现在我镜头中的画面,既有色彩之美,又有在色彩美中舒展的点、线、面的优美组合。即便那次在热气球上,我只拍到了这一张,也感到很满足,因为,我在空中完成了一次在大地上无法完成的,对形式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