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

相机:尼康FM2,镜头:400mm,光圈:f/16,快门速度:1/15秒,ISO: 100
这是一个整齐的队列,挺拔如天安门前的阅兵;
这是一个隆重的仪式,典雅的中国红庄重地铺陈。
长焦镜头显著的空间压缩效果使我们看到了宫殿廊柱的队列,
正红的色调由于光线的方向呈现出富有韵味的浓淡渐变,
顶天立地的笔直线条
使照片充满庄重大气的画面感和整齐优美的节奏感。
虽然廊柱是主体,但如果没有那扇门的出现,
面对一片红色渐变线条,我们很可能不知所云,
甚至会以为它是某个化妆品的色彩宣传。
而单单那一扇门对我们的吸引力也同样不足,
虽然那是扇中国韵味十足的木格子门。
是红色廊柱的队列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隆重把我们引向那扇门。
在这张照片中,廊柱与门在结构的对比中映衬着对方,
统一于相同的色调之中,共谱出中国红的乐章,
铺陈出沉着的中国韵味。
影像独白
紫禁城里,无论是前朝三大殿还是后宫,形式各异的大大小小的宫殿,最显眼的建筑构件就是那些排列整齐的柱子,尤其是那些油漆成红色的柱子。我喜欢这些红柱子,我曾在不同视点观察过这些柱子,每一种看都能欣赏到中国古典建筑的不同韵味。
我的看最后要落实到摄,而摄就离不开镜头。可供选择的镜头有:鱼眼镜头、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每种镜头的特性不一样,摄的结果当然也不一样。
拍这些红柱子我尝试过其中一些镜头,最成功的,被大家记住的那张,就是我在侧光中,用超长焦(400mm)拍摄的太和殿广场东侧廊的那排红柱子。超长焦镜头窄视角将视线牢牢钉在那排红柱子形成的严整队列上,超长焦镜头的压缩空间的功能使得柱子与柱子间的距离消失了,于是红柱子组成的队列由宽变窄,由高变低,朝向了一扇红色的宫门。
在这张照片中,红色的廊柱与红色的宫门就在超长焦镜头的挟持下,构成了中国古典建筑中变化而又凝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