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 蔽

遮 蔽

相机:尼康FM2,镜头:28mm,光圈:f/8,快门速度:1秒,ISO: 100

这显然是非常主观的拍摄,

选择贴近拍摄,放大近景雪丘的局部,

让观者的目光首先落在阳光刻画的鱼鳞或鸟羽般的雪丘纹理上,

然后再将目光引向远处的雪山。

对角线的构图延伸了画面空间,

远处的山脉相对完整可又被近景遮住那么一点,

就是遮住的那么一点,使画面的空间显得很舒展。

拍摄者分明可以看到雪丘后的路径,分明可以看到整个雪山,

但他选择了被遮蔽。

于是远近掩映,蓝白灰掩映,呈现出一派纯净、空阔的雪国景象。

这里的遮蔽是主动地模拟一种被限制的、甚至是偷窥的方式观看,

它无疑是一种独特的拍摄角度,

它不仅是选择添加一个前景,

更是一种极有趣味性的生活态度

生本不乐,所以要娱乐自己,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需要这样选择性地遮蔽,

犹如自己与自己捉迷藏,

虽然无聊,但总比无趣要有些趣味。

与被动的偷窥不同,

遮蔽、主动地被限制、假装偷窥是一种以叛逆表象表达的豁达,

一种宽容,一种积极乐观的观看。

影像独白

一次冬天去坝上,正碰上大雪。天不亮就跑出去等候日出,很幸运,雪被朝阳染红了,红装素裹。太阳升高了,雪原又成了银装素裹。等到黄昏,夕阳无限好,镜头面对的又是红装素裹。从凌晨到日落,脚步没歇过,快门也总在响,收获很大,按理应心满意足,收兵回营了,其他影友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却不愿收兵,因为我还从未目睹过月下的雪原,那蓝装素裹的风景。太阳落下山了,月并没有升上来,只好耐下心,等候明月当空。我果然没有白等,初升的月亮,格外明亮。

我选了一个侧光的方向,采用广角镜头贴近一个倾斜的雪坡,让它成前景,将远处的雪丘做背景。前景与背景组合成了一个近于对角线的构图。由于是侧光,所以雪坡上的凹凸,纹理都被清晰地刻画出来了。我知道月光的色温偏高,拍出来的画面将会被程度不同的蓝色所浸染,一定能获得一张与白天迥异的、奇趣的蓝装素裹的雪景图。照片冲洗出来后,果然如事前所料的那样。

与被动的偷窥不同,遮蔽、 主动地被限制、假装偷窥是一种以叛逆表象表达的豁达,一种宽容,一种积极乐观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