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之门
2025年10月13日
光阴之门

相机:佳能5D,镜头:24mm,光圈:f/11,快门速度: 1/120秒,ISO: 400
框式的构图使画面精巧而深邃,
大光比的明暗加强了画面的凝重感。
夕阳的神来之笔点亮了近处残破的城垣,
也同时点亮了远处山峦上的敌楼,
两处暖光在券门粗黑的剪影中呼应着。
一处破碎,一处完整,敌楼和敌楼就这样相互凝望了千百年,
夕阳的暖光也这样来去了千百年。
颓破城垣上夕阳的投影恰好与黑色券门的形状一样,
形成了紧挨着的一大一小一明一暗并列的两个拱形,
只是一个拱门里看到的是实在的敌楼,
一个拱门里看到的是无形的光阴。
遥想当年城垣上的风华正茂、豪气干云,
俯仰之间,已然化为陈迹,
在时光的谛视中一切门都只是一个入口,
一切故事都只有同一个结局。
影像独白
河北抚宁的董家口长城是以在敌楼上建有铺房楼而著称。2009年夏,我爬上这段长城的初衷,也是为了拍摄那些建有铺房楼的敌楼。可是当我真正爬上长城后,却对一座没有铺房楼的敌楼更感兴趣,因为这座敌楼特别大,并且非常残破。我始终觉得长城最迷人之处,不是它的雄伟和壮丽,而是那些由残破带来的沧桑之美,眼前那座敌楼向我呈现正是这种鬼斧神工般的残破。
为了更好地表现我的审美感受,必须使用恰当的摄影语言,经过观察思考,我决定用对比这种形式来完成,于是我选择远处一座完整的敌楼与近处券门与箭窗的残壁形成对比,并耐心等到夕阳照亮敌楼残垣的局部。这样一近一远,一暗一明,一大一小,破损与完整的对比形式,很好表现了我对这座残楼的审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