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眸

回 眸

相机:佳能5DIII,镜头:24-105mm,光圈:f/11,快门速度:1/120秒,ISO: 100

湛蓝背景上,

独角兽兀自转头回望对面的金色宫殿。

倒转的飞檐和蓝色背景上一道道平行的弧线暗示我们

这湛蓝不是后期PS的蓝颜色平铺,

而是倒映着蓝色天幕的被微风吹皱的一池春水。

看不到瑞兽的面目,

从后面、从上面,

这样看瑞兽的角度是我们不常有的。

它的独角紧紧地贴在漂亮蜷曲的鬃毛上,

没有惯见的威风,倒是有几分憨拙。

让人惊叹,却又会心微笑的是瑞兽宽厚背脊上清晰排列的脊椎骨,

如此具象、逼真,

这个,太接地气了——

当年那个艺人在用心雕刻它时

一定想起了儿时在家中轻抚可爱小狗的感受。

虽然我们看不到瑞兽的眼神,

但只是一个转项的动作就让它鲜活灵动。

在这张照片里,看不见面貌的瑞兽与不完整的宫殿隔水相望,

神秘的气氛,欲言又止的情境一下子充满了画面。

惊艳于这样的构图和角度,

忍不住询问拍摄者如何拍得这样的作品。

原来,这确实不是一幅我们一眼能看见的画面,

它是两次曝光的结果。

其实,两次或更多次曝光的作品虽然也考验摄影技术

但更多是对摄影预见性的考验。

在最终所得的画面上,

到底想得到主次之间如何的明暗、大小、虚实以及各次曝光的时长、光圈、间隔,都需要在拍摄前就胸有成竹。

虽然瞬间的抓取在多次曝光摄影中仍然很要紧,

但无疑是拍摄前的思考决定了照片的面貌、格调和品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多次曝光摄影在某种程度上与电影有共通之处,

即通过导演还原或表达某种真实。

在这张照片里,回眸,以形态上亲民、色彩上明亮的瑞兽的观看作为我们的观看,

对幽深华丽的宫殿隔水相望,

表达出此岸对彼岸、今时对昔日不可抑制的好奇和不可逾越的隔膜。

影像独白

生活中,我们不能同时既低头看又向上望,但在摄影中,我们就有可能实现这种非常的视觉方式。利用两次曝光的技巧就可以在同一幅画面里,将俯视与仰视的结果合成,创造出生活中不可能产生的画面。

我在颐和园尝试了一次,先用俯视拍摄了画桥边上的一头独角瑞兽,又用仰视拍摄了画桥的两重画檐。最终营造出一幅颇费人思量,又引联想的新画面——独角兽在朝哪座宫殿回眸。

虽然瞬间的抓取在多次曝光摄影中仍然很要紧,但无疑是拍摄前的思考决定了照片的面貌、格调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