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独立一样等待

两种独立一样等待

相机:佳能5DII,镜头:24mm,光圈:f/11,快门速度:1/200秒,ISO: 400

一棵树、一叶舟、一道朦胧的水岸,

幽远宁静、清淡隽永,是飘摇的雾气无心画出的情境。

触目皆是深深浅浅的灰色,仿佛笼着清愁。

一棵树并不会孤单。

作为树,它最自然的状态就是独立地、努力地生长。

所谓玉树临风、独树一帜,本来就暗含着一层遗世独立的孤傲。

一棵树的幸福就是与另一棵树彼此相望并保留必要的距离,

一棵树的孤单是看树人的孤单,并不是树的孤单。

舟却不一样,舟由人精工造出,为渡江河之用。

因此,舟需与人同在,舟上有人,才是常态,舟才不寂寞。

可是,当有人居于舟上时,

无论是舟上之人本身还是岸上观望之人,

终究又生漂泊之叹。

所以那“十年修得同船渡”之语,

却是在漂泊中生出的关于舟船的最具世俗温情的词句。

至如“心若不系之舟”,则是出尘之语,

恍如自在自由,其实飘零自伤,

淡淡轻雾中的无人之舟就是一首寂寞迷离的诗。

无人相伴的孤舟与安然自在的独树,

在水岸的两边,

一个充满迷离落寞的依恋记忆,

一个憧憬与阳光雨露邂逅的美好际遇。

同一画面中,却是有两种独立,

说是两种独立却只是一样的等待。

影像独白

我喜欢在雾天拍摄风景,因为有了雾,不想看清楚的东西,就看不清楚了;不想看见的东西,真的也就看不见了。剩下的可能就是你想看见的、看清的东西了。

然而这时所谓的看见与看清已不是原本的模样,它可能多了些什么,或许是多了些清淡,多了些朦胧,多了些陌生;同时它又可能少了些什么,或许是少了些浓重,少了些直白,少了些熟悉。在这多多少少之间,镜头中的风景就可能与现实远了,与梦幻近了。

现实与梦幻,哪个更容易让人心动、让人恍惚、让人迷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在江苏高邮拍摄的雾中小舟和小树,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