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 烟

烽 烟

相机:尼康FM2,镜头:200mm,光圈:f/8,快门速度:1/30秒,ISO: 100

山与天的比例显示了山的高大,

在高高的山巅之上矗立的是长城小小的敌楼。

蓝蓝的天空与斜阳侧逆光渲染过的玫瑰色云烟妖娆了整个画面,

群山黑黑地静默着,它以沉默与岿然反衬着云烟的流动变幻。

本来,云烟与山峦的组合已经成为经典的拍摄法则,

云烟的柔曼与山的硬朗刚柔相济,天生的自然美态,没什么稀罕。

但这里却有神奇:那些云烟并不是随随便便地飘忽,

她们仿佛从山巅上的敌楼涌出,随风融合,一层一层又一程一程,

并且还泛着红光——

可不是千年前长城的烽火正传递着争战的讯息?

现实的景色与历史故物的重合就是会如此令人唏嘘感喟。

我猜,拍摄者当时也一定被这个意味无穷的瞬间震撼了;

我猜,这份神奇不是偶遇,而是来自敏锐的发现和蓄意的等待。

影像独白

我喜欢拍长城,在很长的时间里也和其他影友一样,先爬长城再拍长城。始终是从长城上拍长城,这种拍法固然能将长城拍得像龙蛇一样,蜿蜒曲折,但拍多了,难免会有些雷同。

有次我来到北京怀柔的箭扣长城,我不想和其他人一起爬长城,而是悄悄地走到离长城较远的地方,从侧面对长城进行观察。那一次很幸运,当黄昏来临时,突然一股云从长城的背面涌了上来,顺着山脊飘浮着并被夕阳染成了金红色。长城的烽火台在妖娆如烽烟般的红云中若隐若现,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我用长焦镜头撷取了这幅画面。

这张照片的关键:不同以往、不同他人的视点、长焦镜头、夕阳、机遇(烽烟般的流云)。

这份神奇不是偶遇,而是来自敏锐的发现和蓄意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