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突出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引导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培育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生笃志刻苦学习的健康氛围。健全和完善中职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修订《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程》,严格教学秩序。提升学生实习管理水平,规范实习协议,切实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探索建立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效与水平作为评价学校各项工作的基准。
(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指导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将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物理、化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发挥教育系统关工委等方面作用,深入开展劳模、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做好“青蓝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完善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为高等院校招生和企业用人提供参考。
(3)推进教学诊改和年度质量报告。深入推进全市中职学校诊断与改进、专业诊断与改进,开展本市首批10所中职校抽样复核工作。推进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工作,提升编制年度报告水平和质量。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璀璨星光”第六届校园文化节活动。结合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宣传展示本市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继续推进“星光”合唱团、记者团、管乐团、舞蹈团等学生团体建设。加强中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大世界职业教育非遗传习基地建设。推进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基地。
(5)组织开展各类学生技能大赛。组织参加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积极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配合做好2021年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办相关工作。发挥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培训基地的平台作用,以赛促教,培养学生、锻炼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
(6)规范招生与资助工作。完善中职招生办法,确保中职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开展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招生、对口支援地区联合招生等工作。规范中职学生资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