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就业渠道
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528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72.30%;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1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2.93%;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810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24.77%(见图2-30-5)。
图2-30-5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保持适度规模。围绕中等职业教育两个“重要基础”作用,全区自2018年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督导评估验收,2020年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高中阶段职普比例为36.85%。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改革,按照普职大体相当的具体要求,完善招生制度,健全招生协调机制,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暨技工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全区统一招生平台,督促市县教育考试招生中心落实主体责任,有效保证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近5年,全区中职学校共有11.14万名毕业生,每年保持在2.3万人左右,为宁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
(2)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全区职业学校紧密对接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清洁能源、葡萄酒、枸杞、奶产业、肉牛和滩羊、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合作,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培养、教学工厂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协同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建有160多个稳定的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每年组织开展产教融合校企供需对接会,发布产业人才需求情况,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情况,有效提升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5年保持在96%以上,即2016年为96.95%、2017年为96.23%、2018年为96%、2019年为96.76%、2020年为96.52%,毕业生就业率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并保持在了较高的水平。
(3)毕业生升学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遵循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需求,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化“文化基础+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2020年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生考试改革实施方案(修订)》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本科高校面向中职毕业生单独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为广大想升学深造的中职学生提供成才渠道。目前,中高本人才培养体系的贯通,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高职院校通过分类考试、对口单独招生考试、三二分段培养等方式,招生中职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12757人,占就业人数的63.6%,比2017年33.33%的比例高出30个百分点,中职毕业生选择升学已成为就业渠道的主流。
(4)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发展。学校推荐就业仍然是中职学生就业的主渠道,2020年全区学校推荐就业的中职毕业生为528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72.3%,受疫情影响,通过中介机构及其他渠道就业的学生占比较2019年有所回升。各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鼓励企业参与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从行业企业聘请高技能人才任教,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取得实效,支持中等职业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全区17所中等职业学校共6000余名学生参加证书制度试点,有效保证毕业生对口就业。2020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为83.6%,能源与新能源、轻纺食品、加工制造等专业大类毕业生直接就业率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持续向好;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旅游服务类等紧缺专业毕业生数和对口就业率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