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织内表现自己

在小组织内表现自己

至今为止,我总是从属于一些小组织,并没有在所谓的大企业工作过。在小公司、小组织工作,每一个人的工作状态都会直接与工作结果相关联。

虽然我通过了司法考试,但是要想取得律师资格就必须在律师事务所学习,当时同期的司法实习生有750人。而波士顿咨询公司日本分公司包括我在内,只有3个人。作为一个公司的三分之一,要比作为公司的750分之一更能表现自己。这也是我没有成为律师的原因之一。

我在里普尔伍德控股集团工作的时候,公司正在运作一个沃达丰公司以3000亿日元收购日本通信公司的企划项目。里普尔伍德控股集团针对这个项目,组成了10人的团队跟进。当时,公司还进行着一个以150亿日元购买静冈的自动车零件制造厂商的项目。

因为前者是一个大型而又备受瞩目的项目,很多人都申请去负责日本通信公司的收购项目了。负责静冈项目的只有我和上司两个人而已。实际上,我更愿意负责这个项目。

因为这样一来,我可以从头到尾自己负责所有的事情。这样我会学到很多东西,工作起来也很快乐。如果负责日本通信公司的项目,我只能看到全部工作中的一部分。所以,对新人来说,完全由自己负责一个小项目,往往比与多人合作处理六项目更为重要,不是吗?

无论是组织还是项目工程,我们都希望接手规模宏六而又华丽的工作。但是,请注意,工作规模越六,与自己相关联的部分就会越少。比起那些华丽而宏大的工作,倒不如将谁都不愿意做的普通工作全部接手过来,将这些工作按照自己的风格,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这样反而会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同一部著作,不同编辑的处理方式会不一样。同样,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做的人不同,形式也会不同。反过来,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下一番功夫,并展现自己特有的风格,这一点寸分重要。

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做出只有自己才能完成的工作。为了让大家都能说出“如果没有你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成果”这样的赞美之词,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加入些“调味料”。

生命网终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出口先生经常对我说:

“即使没有岩濑君,我们也能创立生命网终保险公司,但恐怕那只能是一家极其无聊、像老头子一样死气沉沉的保险公司。”

当然,即使没有你,公司也不会倒闭,公司的业务也不会停止。没有我也是一样,世界并不会因为缺少什么人而出现巨大的偏差。

但是,一个人却拥有改变工作氛围和整个组织的能力。

无论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舆论导向,还是与客户的接触方式,都会因不同的人而产生差异。在工作中,没有人愿意一味地充当机械齿轮。每个人都想得到“有他在就是不一样”的评价,难道你们没有这种野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