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 活到老学到老的意义

专栏2 活到老学到老的意义

2010年12月,因出席过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未来领袖峰会,我来到了韩国,有幸获得了与金滉植国务总理见面的机会。

此外,我还有幸与韩国多名重要人士会面,其中有一位连任企划财政部长的尹增铉先生。他是2010年11月在韩国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的负责人,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总统里根、法国前总统密特朗都相熟。

我的伙伴们向他提出了一些问题。

“领导者具备的共同素质是什么?”

“为了能和这些人共事,需要做些什么?”

他的回答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内容。出口董事长也曾说过相同的话。

第一,领导者们都身体健康。

如果不能保证身体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商务人士的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身体健康。他告诉我们,一定要健康饮食,睡眠充足,适当运动,保持健康。

第二,关注世界六事。

那位老人看起来已经70多岁了,但是他说自己直到现在每天都要花上几小时读各种各样的东西。韩国的报纸自是不用说,他还阅读国外的报纸,例如《商业周刊》、《经济学人》这样的读物。

他说,如果在与各国政界、财界的领导人会谈的时候,因为知识不足而无法交流,将会失去下一次会面的机会。就连已经70多岁、拥有这种地位的人都必须不断地获取信息啊。

虽然我无法想象已经从一线退下来的他现在有多么繁忙,但是,拥有这种地位的人,日程安排都会满满当当的吧。

“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读书和杂志。”

“没有学习的时间。”

可能他也曾想过这些借口,但他最终却考虑着如何挤出时间来进行学习实践。对他来讲,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剩余的时间才会者虑要做些什么。

最后,他说:“要永远保持求知若渴的状态。”

他强调,不要仅凭一时的热情,而是要持之以恒,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就连70多岁的人都懂得不持续学习是不行的,而且他一直都在持续进行着实践。所以,即使大家都不以成为世界领导人为目标,也要有努力汲取知识的认知。

六学时代的学习,并不能对自己在职场中的表现和能力产生很六的影响。原因很简单,因为六学只有4年而已。

比起4年的六学生活,我们的取业生涯会接近40年左右。40年间学习的东西,对人的能力提升影响更大。

除去一小部分优秀的人和一小部分不那么优秀的人,剩下的六部分人,其能力基本上都差不多。而最终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就是能否持续地学习。

可惜,能够注意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即使已经注意到了,如果不能高度自觉地确保学习时间,时间就会转瞬即逝。

请想象一下,坚持学习、每年成长百分之一的人和什么也不做、被工作摆布的人将有多六不同。人生的充实、工资、工作的范畴、出人头地,这些是否是由学习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