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能读”英语

22 首先要“能读”英语

对于商务人士而言,英语是必备的交流能力,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在查阅某些资料的时候,我们能够得到的英语信息很多。

如果不能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也一定要培养自己没有任何阻碍的、高速度的英语阅读能力。

在理解了这个前提的基础上,接下来我要告诉大家我对英语的想法。

在纽约乘坐出租车时,我们经常看到刚到美国不久的非英语圈的司机会用英语与乘车的客人进行交谈。

美国和英国等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都会读英语、说英语,并不是因为他们聪明,而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英语的环境中,所以能够使用英语。

也就是说,掌握英语的秘诀,就是要倾注时间。

也许有人对英语怀有恐惧感,但事实上英语并不是难学的语言。只要花费足够的时间,任何人都能学会。那些不能掌握英语的人,他们无法学会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没有花费时间。

花费时间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在坚持的过程中,找一个“领跑人”是很有效果的。

每个人的“领跑人”都不同。例如,有人不去健身俱乐部而只是在家周围跑跑步就足够了。所以,听一些免费的英语会话,这种练习就和在家门口跑步的情形相似。

不在设备齐全的健身俱乐部接受专业教练的指导,觉得就不能锻炼身体的人,比较适合去英语学校学习。

这里不是要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好。跟书本、广播、学校、家庭教师等学英语都可以,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根据是否与“领跑人”合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行。

此外,如果只是茫然地学习,英语技能是不会提高的。无论做什么,必须拥有明确的目的意识,比如想要使用英语工作、想要交一个外国恋人、在三个月后要用英语作会议说明等。自己设定目标,即使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勉强也要创造使用英语的场合,这样才会更有效果。

“收购一家外国公司,将日本人送过去,不用多久他们都会说英语。”

这是乐天公司董事长三木浩史先生说过的话。即便再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忽然间到了一个说英语的工作环境中,也绝对能学会说英语。因为面对一个必须要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工作的要求,不得不拼命地学习。

出口先生还说:“要想让日本学生都会英语,只要在就职考试中提高英语要求就行了。”如果把这个条件作为进入公司的硬性指标,任何人都会努力学习英语的。这种被迫的学习出于无奈,而最好的方法可能是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即使提高主动性坚持学习,也总会有碰壁的时候,例如,当你遇到英语会话中最难的语境的时候。

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对课堂上的对话都能做到百分之百地理解。但是,在酒吧内,大家一边喝着酒一边谈论体育运动和电视节目的时候,我却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虽然孩提时期我是在海外长大的,但是长大成人后没有接触过欧美文化,所以这方面的话题我完全不在行。

在商务英语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语境都是共通的。也许不同行业之间的英语交流会有些困难,但是从事同一种行业的人,即使并不怎么精通英语,因为拥有相同的行业背景和语言氛围,交流和理解也会变得相对容易。

死亡率、风险、疾病、支付、骗保等,在保险界是常用词汇。即使从业者对英语不太精通,也能够很容易地相互沟通。

简而言之,商务英语会话中所使用的词语大体上都是固定的。只要了解那些单词的意思,把握谈话的主旨就不会那么难了。

大家比较注重的语法,也没有必要完全掌握。对于非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他们使用的某些语言表达方法,往往让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无法理解。这些以英语为母语者会说:“我们才不会采用这样的说法呢。”而非英语母语者却会认为:“这种表达方式非常普遍。既然有这么多人在使用,那这就应该成为一种新的语言习惯,是你们错了吧?”

很多日本人出国之后,都会使用英语,即使他们的英语不是很好。他们会用怪异的英语发音,“厚着脸皮”讲英语,并不为此感到羞耻。

在工作中,只要将意思传达出去就行了。而传达工作和生活中必要的内容,可能只要中学的英语水平就够了。从这一角度来说,是不是学习英语的心情会变得轻松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