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把握好步调

45 把握好步调

在外资企业工作,是没有时间约束的。除了会议时间外并没有细节的行动管理,只要在截止日期前拿出成果,无论做什么都可以。

当时,我在工作时间去健身俱乐部,在游泳馆游泳。只要能合理安排时间,白天轻松两个小时也没什么关系,不是吗?我最重视的是,为了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最好状态,要把握好工作步调。

我知道在日本企业中这种想法是行不通。但是,应该清楚自己最有效率的时间段,这对把握工作步调是很重要的。

只要一直工作到今晚就行吗?必须要工作到明天早上才行吗?这是一直要工作到下周的工作吗?虽然并不是马拉松比赛,但是如果弄错“加速”的时机,有时就会影响比赛的结果。

在考虑任务分配时,要明白自己最有效的工作时间是哪个时间段。

最近,虽然我有很多写博客的时间,但是却完全陷入写不出来的状态中。有时距离截止日期只有30天,但是极端情况是前29天都处于写不出来的状态。有时,虽然知道这是我自己选择的步调,但我还是会陷入某种不安之中。

一次,与Leverage Consulting咨询公司的本田直之董事长谈话的时候,说到了写稿子的事情。本田先生是一位写了很多书的人。

“本田先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步调写作,真是太厉害了。”

“根本没这回事,我也会写不出来的。在星巴克咖啡店,坐在喜欢的座位上听着喜欢的音乐,也只是偶尔一次才能写出来。当然我也许就是为了等待那一刻吧。”

就连本田先生也有这样的时候啊,我当时真是受到了鼓舞。大家在高中时代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是吗?在图书馆和快餐店内也有能让你学习情绪高涨的时候,不是吗?

我们用跑步的例子来想一想。日本皇宫一周是5000米。据说绕跑一周的平均时间是25分钟到30分钟。我们看一下跑步人各式各样的跑步方式,就会知道他们的特征。

有能用25分钟跑完的人,也有用30分钟才跑完的人。即使同样用25分钟跑完的人,其跑步方式也不一样。有一直用同一步调跑完的人,也有最初慢跑最后加速的人,也有开始时便冲刺,后半段慢跑的人。但大家都会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拿出最大力气来跑。

对工作的思考方法也是如此。例如有一份下周日就到截止日期的工作,如果能够把握自己的步调,就会知道以自己现在的速度能否完成。

例如准备报告,有时只需弄清报告的结构和信息,即使不完全完成也会感到安心。相反,看起来好像进行到了某一程度,但是因为完全把握不住整体而感到不安的情况也存在。

对我而言,因为有无论如何也要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的自觉,所以即使中途看起来完全没有进展也不会感到不安。我会在最后几天中将时间争取回来。大家要了解到工作中不同的步调、认识到以怎样一种状态才能顺利进行工作,这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能够把握自己的步调,就会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集中精力。而在其他时间里,放下心来休息也可以。

“真的能休息吗?”

我们年轻的时候会被这样的不安困扰。也许有时还会被“不可以休息”这样的强迫观念所束缚。但是,就像“积极的休养”这个词表述的那样,可以将休息当作下次发挥最好状态的身体调整,如果必要的话安心地休息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