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世纪以来欧美市场上的主要灾疫电影及其简介
电影诞生后不久,因为其独特的观影体验很快就被大众接受,成为一门大众艺术。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的表现手段和技术在不断创新发展。一代代电影人脱颖而出,创作出无数佳作。从早期的无声黑白电影到现在的3D 电影、4K 电影,方寸之间的银幕上上映着丰富万千的社会百态。近年来,随着环境恶化、技术滥用等社会问题的日益严峻,灾疫电影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上乘佳作。作为电影艺术的先行者,欧美国家拍摄的灾疫类影片很多,并且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有些电影上映之后还曾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人们讨论,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中只对部分有影响力的电影做了简要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按表索骥”,自己找来细看。
《极度恐慌》(Outbreak),也被翻译为《恐慌地带》,导演是德国人沃尔夫冈 · 彼德森,上映于1995年,讲述了一种由野生猴子携带并扩散的病毒的故事。1967年,非洲扎伊尔莫他巴河谷的雇佣军兵营中突然开始流行一种奇怪的疾病,人员不断死亡。美国军医抽取了感染血样,确定是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当天傍晚,美军直接在军营投下炸弹,摧毁了整个军营,疫情得到了短暂控制。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种灾疫在非洲重现,很多人因感染而去世。美方派医学专家去采集病毒样本。同时,一名野生动物走私者将携带了病毒的猴子带入美国。这只猴子在旧金山附近的香柏溪镇开始传播变异的病毒。变异之后的病毒能以空气传播的形式传播,疫情逐渐开始蔓延。美军华盛顿的参谋本部做出了决定:投放燃料空气弹将整个镇子和病毒一起毁灭。医疗专家全力搜索带着病菌的猴子,准备研制新的抗病毒血清,以防止疫情的蔓延。一场在他们与军方之间的逃亡与追剿由此展开。最后,医疗专家找到猴子,并持枪闯入电视台公布了事件的真相,新的抗毒剂也被研制了出来。《极度恐慌》一开场就给人一种神秘、恐惧的气氛,展现了人类面对无法预知和无法掌控的灾难所表现出的无助与抗争。影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环境保护、社会道德、科学与专政、社会生活与军事政治之间的冲突。影片上映之时,正是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的暴发期,因此影片也引发了极大关注,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流行病毒》(Pandemic)于2007年上映,导演是美国人阿曼德 · 马斯楚安尼,该片讲述了一种禽流感病毒在洛杉矶传播,而一位来自治病控制中心的医生忙着找出疫苗的故事。在影片中,一名年轻人将一种暴发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病毒带到了美国洛杉矶,飞机上的部分乘客被不幸感染,病毒通过人群迅速扩散,来势迅猛,情形危急,军队、媒体、警察、医疗机构、市政府、黑社会和普通民众纷纷以不同的角色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生死未卜的危急关头,人性的善恶一览无余地曝晒在阳光之下。
《黑死病》(Black Death)是一部英国影片,上映于2010年,导演是英国人里斯托弗 · 史密斯。该片以中世纪横扫欧洲大地的黑死病疫情为背景展开故事。1348年,黑死病在欧洲蔓延肆虐,诸国上下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人们痛苦万分。一个年轻的英格兰传教士奥斯曼目睹了种种受苦之状,踏上了他寻求病因的道路,同时也是寻找自己的信仰之路。从一个小镇出发,影片以类似公路片的手法一路跟随年轻的传教士沿途展开灾疫图景,用写实的手法将一个个村庄、一群群遭受灾疫的人,以及人们面对灾疫的恐惧、无助、慌乱一一展现。黑死病在当时无解药,《黑死病》电影也没有给人一个明确的结论,而是留下了关于爱、死亡、信仰的思考。
《我是传奇》(I Am Legend)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电影,上映于2007年,由美国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执导。这是一部典型的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好莱坞影片。在影片中,人类发明了一种新的可以治愈癌症的病毒,没想到病毒发生了变异,并以空气传播的方式迅速蔓延,将受感染的人类变成了活尸,一时间纽约几乎成了死城。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人带着他的牧羊犬开始寻找治疗病毒的解药,并由此引发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故事。《我是传奇》也算是僵尸片的一种,剧情是典型的好莱坞套路。
《12只猴子》(Twelve Monkeys)是20世纪国际影坛怪才导演特瑞 · 吉列姆的一部电影,于1996年上映。这部电影集科幻之时间旅行、赛博朋克、废土景象、灾难/动作惯例、邪典风格影像于一身。影片发生在2035年,世界被一种致命病毒侵袭,只有少数人活了下来,并且只能在地下生活。科学家们发现这种病毒来自1996年,便把一个囚犯送回20世纪90年代,去调查该病毒跟一个病毒专家的儿子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最终凭着囚犯脑海里微弱的记忆,科学家们找到了病毒的根源。这部片子由布拉德 · 皮特主演,他在影片中的表演相当惊艳。
《屋顶上的轻骑兵》(Horseman on the Roof)上映于1995年,是法国导演让-保罗 · 拉佩诺的作品,典型的法国文艺片。影片以霍乱的发生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场“霍乱时期的爱情”。19世纪中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意大利,轻骑兵上校安吉罗参与密谋暴动,却遭告密败露。他在与警察密探的生死厮杀间逃到法国,却闯入了霍乱肆虐的疫区。在生死一线间,他偶遇了美丽果敢的少妇宝林娜。骑士历险的途中,爱情也开始发生。影片中展现了许多灾疫场景,将人类社会中的生、死、爱、欲一一展开。
《面纱》(The Painted Veil)是由约翰 · 卡兰执导的爱情片,上映于2006年,改编自索默斯特 ·毛姆的小说《面纱》。故事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伦敦一个25岁女孩吉蒂与细菌学者沃特 · 费恩结婚,并一起来中国的故事。草率结婚的吉蒂原本对丈夫就无爱,婚后无法忍受丈夫的沉默寡言,便红杏出墙,背叛婚姻。羞愤的沃特将吉蒂带往中国,并去了霍乱肆虐的中国西南乡间,协助当地人控制疫区的疫情。吉蒂在工作中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两人的关系日渐亲密,此时沃特却染上了霍乱,撒手人寰。在影片中,一场乱世的霍乱拯救了沃特与吉蒂的婚姻和爱情,将人类欲望、恐惧和悔恨展现得一览无余。影片取景地很美,在后半程爱情随着美景和故事升华,浪漫、梦幻、悲伤。该片上映后,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其中的音乐还获得2007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原创音乐奖。
《传染病》(Contagion)是上映于2011年的一部美国影片,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史蒂文 ·索德伯格执导。影片以一种类似纪实的手法展现了传染病在全球暴发的一种情景,芝加哥、伦敦、巴黎、东京等地数以万计的人被感染,被病毒夺去生命。美国疾控中心的研究员和世界卫生组织工作人员努力寻找病毒传染源,研发疫苗,以便遏制病毒的进一步扩散。这部影片的灵感来自SARS,为了真实再现灾疫暴发的情景,编剧斯科特 · Z.本恩斯在写作剧本之前就做了病理学的研究,找了很多传染病学领域内的专家咨询内容。在片子拍摄过程中,一些医疗专家经常前往片场探班,在现场进行专业指导。影片在美国亚特兰大、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旧金山,阿联酋迪拜,日本,瑞士,英国,巴西,俄罗斯,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地取景拍摄,每出现一个城市,银幕上就会显示出当地被感染人群的数字,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和真实感。影片由玛丽昂 · 歌迪亚、马特·达蒙等众多一线演员出演,全明星阵容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20世纪以来,欧美电影市场逐渐成熟,灾疫类电影也日渐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类影片。近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社会对于自身的危机感也日益增强,并将这种危机感反映在艺术作品上。对比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电影,之后的电影在科技滥用、全球化问题上的反思明显增多。欧美电影市场上,灾疫类影片呈现增长的趋势,亚洲电影市场上也有佳作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