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灾疫电影中,灾疫与全球化的隐喻

3.1 灾疫电影中,灾疫与全球化的隐喻

英国学者安东尼 · 吉登斯在他的《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将全球化定义为:“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强化,这种关系以一种这样的方式将彼此相隔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即此地发生的事情可能是由许多英里之外的异地事件而引起的,反之亦然。”进入工业时代,人类全球化进程加速,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在全球化过程中没有一个人、一个地方是孤岛,全球命运相连,需要共同分担所获得的收益和风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将以前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全球化问题以疾病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在全球居民面前,算得上是全球化在世人面前最残酷的直观表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化时代,若一个感染者未得到及时医治,疫情就有可能在全球暴发。也正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也让世界各国重新审视全球化的问题。

科技在进步,社会不断发展,全球资源不断整合,文化相互融合渗透,随着人类活动频率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其决策和行动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强,全球正进入一个“风险社会”。疫病的无国界传染所呈现的全球化态势促使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携手合作探究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制订应对方案、共享研究成果,由此形成世界科学家的学术共同体。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 · 贝克提出“风险社会”这个概念来诠释后现代社会。他说,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这种风险不同于危险,也有异于灾难。这种风险是在人类尝试借助技术来支配自然和改变传统的过程中制造出来的,涉及环境、政治、社会、经济及技术等众多领域。风险社会的风险具有多样化、不确定性与难以预测性、关联性、阶级性和全球性。相互依赖和全球化使得风险可以超越国界交叉蔓延。风险社会就意味着全球风险,其主要效应就是创造了一个“共同世界”或“想象的风险共同体”。对于风险社会的分析,吉登斯认为现代性与前现代性区别开来的明显特质就是现代性意味着社会变迁步伐的加快、范围的扩大和空前的深刻性。在这样一个时代,社会进步的阴暗面越来越支配社会和政治,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如工业对人类自身的危害及工业对自然的毁灭性破坏都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现代风险具有整体性、全球性和平等性。传统风险影响的主要是某些特定的个人和群体,而现代风险则往往是对某些区域的整体性威胁,并且日益表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它们不仅发生在民族国家内部,而且会迅速扩展到全世界,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已发生多起全球流行的疾病,危害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这些疾病的暴发,很多与人类的活动相关,比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科技滥用等。近年来,关于科幻、灾难类电影作品的增多也跟这些社会现象的加剧有关。灾疫类电影作为展示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的一种文艺作品,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反思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灾疫电影对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表现有三条途径:一是病毒的出现,二是病毒的传播,三是疫苗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