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世纪以来亚洲市场上的主要灾疫电影及其简介

1.3  20世纪以来亚洲市场上的主要灾疫电影及其简介

从世界电影史的角度来看,亚洲电影的发展起步和发展速度都逊色于欧美电影。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业崛起,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亚洲电影的发展也开始进入快车道,涌现出佳作无数,其中也有不少灾疫类电影。

《盲流感》(Blindness),又名《失明症漫记》,是巴西和日本合拍的一部电影,导演是巴西导演费尔南多 · 梅里尔斯,影片上映于2008年,故事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 · 萨拉马戈的同名小说。影片讲述了一种不明原因的流行性眼盲症突然暴发,使社会陷入混乱的故事。在电影中,疫情始于一个开车的日本男子,他在驾车途中忽然失明,看不见前面的世界。他的妻子带他去看眼科医生,医生没有找到病因,反倒是医生和候诊室里的其他病人,还有男子的亲友也陆续失明,唯一幸免的是医生妻子。政府将这些身患眼盲症传染病的人封锁在一座废弃的精神病院里,并派兵把守。“失明”的眼科医生亲历了在灾难面前人的贪婪、无助,历尽艰险,也眼见了文明社会的失序。影片中对人性的追问步步紧逼,对恶绝对放大,对人彻底绝望。这部电影上映后,遭到美国盲人团体反对,认为此片严重污名化了盲人,会让人对失明者产生误解。

《感染列岛》(Pandemic)是由日本TBS 电视台、东宝映画联合制作发行的一部科幻影片。该片由濑濑敬久编剧、导演,2009年1月在日本上映。该片讲述了一种自菲律宾传入的传染病在日本蔓延的故事。在电影里,菲律宾某个小岛的生态环境遭到工业破坏,居民不得不进入深山老林伐木以供日常之需。进入森林深处的居民不幸接触了带菌蝙蝠,染病身亡。病毒造成超过1000万人感染,300万人死亡,使日本全国陷入恐慌,引发国际关注。政府迅速将疫区封锁,并派出科研人员寻找病源和治疗方案。最后一位女医生舍身试验新的治疗方法,使日本国民得救。该片将日本青春偶像剧的元素和好莱坞病毒灾难类型片的套路组合,将人们在灾难到来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丑恶、自私、癫狂和大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对于生态环境、工业全球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观众对此片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乏善可陈的烂片。

《铁线虫入侵》(Deranged)是一部韩国惊悚灾难片,上映于2012年,是韩国首部“生物系”灾难片,上映之后在韩国国内赢得了极高的评价。影片故事来自同名网络漫画,讲述了因一种名叫“铁线虫”的寄生虫引发一场人类社会灾难的故事。在电影里,韩国汉江不断出现浮尸,韩国国内暴发了一场由铁线虫引发的灾疫。原本寄生在昆虫体内的铁线虫通过水潜入人体内,不断吸收寄宿主体内的养分,直至寄主神志不清,投水自杀。病毒起初隐匿在水中,通过被污染的水再度传染给人,这场灾疫席卷了整个韩国。该影片使用了典型的好莱坞灾难片的故事套路,展现了灾疫的可怕,也呈现了家庭内部的手足亲情,批判了资本的罪恶。

《流感》(The Flu)是由金成洙编导的一部韩国灾难惊悚电影,2013年8月在韩国上映,是韩国电影史上首次以流感病毒为题材的电影。在电影里,致命感冒病毒—甲型H1N1病毒被偷渡客带到韩国,引发整个韩国病毒大暴发。消防员姜智久与女医生金仁海携手寻找病毒宿主,政府和军队开始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故事。该部电影节奏紧凑,剧情扣人心弦,视觉奇特惊险刺激,将病毒的传播、人们的恐惧展现得酣畅淋漓,对于政治的反讽也颇耐人寻味。

《釜山行》(Train to Busan)也是一部韩国电影,由延相昊执导,2016年7在韩国上映。影片讲述开往釜山的KTX 高速列车上有乘客突然感染了僵尸病毒,使全车陷入灾难和混乱的故事。影片从小人物的故事讲起,也让小人物承担了英雄的角色,赞扬了小人物和普通人的生活,无情地批判了政府和政治。有影评称,《釜山行》的诞生,证明了丧尸片不再是欧美电影的特产。《釜山行》虽然用了欧美灾难片的套路,但故事结构上又超越了好莱坞的同类电影,有很强的韩国电影特色。该片在全球多个影展上获奖,在韩国和中国的口碑几乎爆棚,被很多人列为必看灾难影片。

相比日韩,中国电影中灾疫类影片并不多。1939年,导演马徐维邦拍摄的豫剧电影《麻风女》,最早在银幕上关注了传染病带来的现实问题。电影讲述了淮南儒生陈绮沦落于岭南某城的遭遇。陈绮经人介绍到富绅邱知本家借旅费。邱家不仅借钱给他,还要将女儿丽玉嫁给他。新婚之夜,妻子告诉他实情。本地很多女子患上麻风病,传说找外地男子结婚能解毒,父亲才给她定了这桩婚事。丽玉不忍伤害陈绮,帮他骗过家人拿了财物回到乡下。后来,丽玉病发被送到麻风局,和别人一起逃出来后找到陈绮。陈绮中第,丽玉病发企图自杀,不料喝掉了巨蛇的酒,解了风毒。故事的结尾,两人开始了幸福生活,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部电影取材于清代笔记小说里的故事,在拍摄手法上很好地借用了西方现实主义的手法,布景和音乐都可圈可点,情节上有点莎士比亚悲剧的意味。

2003年,受“非典”影响,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遂发起“1:99电影行动”,邀请了15位导演拍摄了11条短片,鼓励港人逆境自强,战胜“非典”。这11部短片每部风格明显,温情励志。2003年9月,香港东方电影公司与深圳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剧情电影《非典人生》,讲述了非典阴影下的人生百态。2003年,台湾导演李康生还以“非典”为故事背景拍摄了《不见》,讲述了一个孩子和一个老人同天失踪的故事。同年12月,赵良骏执导《金鸡2》上映,影片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非典”期间发生的故事。为了拍好这部影片,剧组还到当年香港非典最严重的淘大花园取景拍摄。虽然是喜剧片,但整部影片却诉尽了人间疾苦,观看过程中令人笑中带泪。2008年,吴宇森指导的电影《赤壁(下)》曾涉及伤寒这一灾疫,但并未以伤寒为叙述主题。2013年,王竞导演的《大明劫》上映,这算得上一部真正以抗击灾疫为主体的影片,该片故事来源于明朝名医吴又可的故事。当年,在明军与闯军交战的生死关头,明军军中暴发鼠疫,游医吴又可被当时的陕西督师孙传庭召入军队治疗有伤病的将士。吴又可顶住压力,突破常规做法寻找抗疫药方,最终让疫情得到控制。影片中,冯远征出演了吴又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也有电影人和制作人开始关注此类题材的电影。2020年4月,曾有消息称加拿大籍伊朗裔导演穆斯塔法 · 克什瓦里拍摄了一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题材的电影《新冠》,拍摄已经完成,首款海报和预告片已在网上曝光。2020年2月,中国编剧六六和其他多名编剧、制作人深入武汉抗疫前线创作剧本,写出十个故事,拍成了十部短片,名为《在一起》,同年9月以类似微电影的形式在中国各网络平台和卫视播出,引发社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