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对技术主义的反思

4.2 对技术主义的反思

电影学者江晓原在谈到电影《雪国列车》中永不停驶的列车这一意象时,说这是一个科学技术的隐喻。他说,今天的科学技术就像一个欲望号的列车,车上的乘客们没人知道谁在驾驶列车,而且没有人告诉我们这列欲望号特快列车正在驶向何方。更要命的是,现在我们大家都在这列列车上,却没有人能够下车。

灾疫类电影里,灾难发生地点通常设置在这样几个地方:密闭的火车、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封闭的小镇。火车作为一种常见之物,这种意象在电影中非常常见。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就是以火车为主体对象拍摄的。火车常常被构建为现代性的想象之物。火车的速度,给人带来快感和征服欲望;火车的密闭空间象征某种被控制的空间,人们对其既害怕又崇拜。一方面,火车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才出现的交通工具,它本身代表着一种现代性、一种进步,暗喻着开始、启迪和希望或者梦想。另一方面,火车行驶在铁轨上,表面上看是可控的,但又往往脱轨和失控,象征着人类想要掌控自然却又束手无策的无奈心境。火车行驶的铁轨具有延展性,可以将事件拖延或者将梦想憧憬。

很多灾疫电影中都有火车出现,《釜山行》和《卡桑德拉大桥》的故事直接发生在火车上。《釜山行》里,小女孩带着与妈妈相会的美好希望与火车一起启程。没想到开车的一刹那闯入了一个携带病毒的人,将原本美好的旅途变成了噩梦之旅。开往釜山的列车没有到达终点,人生终点也是未知的。僵尸病毒喻指无法预知的危险,登上列车的形形色色的乘客,就如同我们在人生过程中遇到和邂逅的种种人一样,象征着社会各阶层、各职业的人。封闭的火车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观影者以上帝的视角观看着里面发生的一切,这种视角是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有的。这种俯视的全能视角让观影者在能够全面了解事情进展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进行思考。

人生如旅程,前方总是充满期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故事。电影中每个车厢里都坐着不一样的人,有着不同的故事。坐在火车上,人们看似奔赴一个目的地,有希望和憧憬在眼前。《釜山行》里,车上突发意外,有人以为逃下车走上站台会有希望,未料到僵尸紧跟不舍,只好重新回到列车上。在影片的结尾处,男主角将列车车头与车身断开,自己跳车身亡,切断僵尸之路,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幸存的小女孩和孕妇走在铁轨上,穿越隧道,重见光明和希望。整部电影将火车的意象充分运用。在《卡桑德拉大桥》中,不同等级的车厢里,坐着身份各异的乘客:有军火商的夫人和她的“小白脸”,有精英阶层的医生和作家,有在车上兜售商品的小贩,也有普通芸芸众生。这列列车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不幸的是,带病毒的人上了车,没有人能抵达他们自己的目的地。观众通过“上帝的视角”看到各阶层的人面对危机时的种种表现,人性和人性危机被展现。国际警局为了控制局面,对列车进行严密监控,封闭了车窗,禁止所有乘客下车、不许列车在任何车站停留。这象征着行政权力对民众的拘禁,象征着强国政治的威力、强国对弱国的欺凌。电影用一列火车,展现了冷战时期欧美之间微妙的关系,反映了欧洲对美国的不满。电影导演用一列奔驰的火车完成了故事的隐喻,将整个人类社会浓缩在了有限的几节车厢内。

火车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产物,它是工业革命后的现代性表征之一。这种披着钢铁之躯的密闭交通工具,外表有着资本主义的审美,内在拥有强劲的动力乃至资产阶级的奢华生活。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它是工业革命新技术的代表,也借着火车,人类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代。

电影的发明和火车几乎同步,二者一起构成了现代性的集体震惊体验。1895年卢米埃兄弟拍摄的默片《火车进站》,只有短短的几十秒,记录了蒸汽机车牵引着客车由远驶近,最后抵达希欧达火车站的全过程。据说当银幕上的火车飞速驶来的时候,观众被影像吓得高声惊叫、仰身躲避,甚至惊惶四散。另一部经典影片是鲁特曼在1927年拍摄的《柏林:一个大都市的交响曲》,影片是火车出站的镜头,它启动了都市(柏林)一天的生活,火车因此也成为都市文化的表征。也正因为如此,火车成了电影导演喜欢的意象。火车冰冷、刻板,如时间般线性前进;它又是晃动的、快速的,这一点又让人觉得不安。火车的这些特征,不仅可以说和科技的正反两面一样,各有利弊,而且也体现着现代社会残酷、生冷、转瞬即逝的消极面。《釜山行》里的感染者不啻为人之异化的极端化表现。灾疫类电影中,被感染的人会失去人性,只有机械般的原欲,比如《釜山行》中的僵尸。而在《卡桑德拉大桥》中,导演借助火车和灾疫不动声色地将拥有政治、经济和技术实力的美国推上了审讯台,暗讽他们的仗势欺人。

除了借助火车这种形象来反思技术和现代性之外,灾疫类电影中还利用动物的异化对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展开诘问。比如:《釜山行》中的生物公司病毒泄漏导致梅花鹿变异,人与鹿相遇,人感染病毒变成僵尸;《传染病》里,人类无序扩张,推土机无所不往破坏了生态平衡;《感染列岛》里,东南亚岛国的土壤被工厂污染。这些都是工业带来的弊病,工业总是试图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巨型工具改造世界,这些改造除了给人类带来很多便利之外,也给自然和人类带来了伤害。《12只猴子》中的致命病毒是魔鬼,它源于经常在动物身上做实验的细菌专家。《我是传奇》中的病毒是由治疗癌症的药物发生超级变异而产生的,它具有毁灭人类的超级能量。封闭莫测的实验室,各种丧尸、异形,表明人们的反思开始指向人性和高科技。灾疫类电影借着这样的情节在反思,技术无限度地发展下去,会不会使人类异化,最终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