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歌剧是戏剧艺术与演唱艺术融合而成的戏剧样式,在歌剧形成之前,作为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和演唱都已发展成熟,可是当戏剧与演唱在舞台上相遇时,它们彼此的性质都发生了改变。戏剧吸取了音乐的特点与属性,不再是此前的戏剧;演唱吸取了戏剧的特点与属性,突破了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束缚,在结构的起承转合、情节的曲折完整、人物的性格刻画上都比单纯的演唱丰富得多。戏剧和音乐都出现了向着对方媒介特性的调整和改变,而促成这种调整与改变的动因就是戏剧和音乐在舞台上的相遇,相遇不是戏剧与音乐的相加,而是两者通过演员的扮演在舞台上活生生的交流、碰撞与对峙。在相遇之前,剧本和谱例只是另一种媒介或物质形态,它们还远不能称为歌剧,只有当演员通过扮演角色,将剧本和谱例这种媒介形态转化为演唱这种媒介形态,歌剧方才真正开始,而促成这种媒介转换的基点就是相遇。
歌剧中的演唱之所以与一般的演唱不同,最本质的特征是“剧”,这个特征在单纯的演唱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在歌剧中,人物的演唱是与剧情、故事、性格结合在一起的,这个结合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保留了演唱艺术的全部特质,而且还促使歌剧具备了戏剧的特性。和话剧相比,歌唱显然要比对话慢得多,为了适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戏剧内容的需要,歌剧就必须使戏剧内容、戏剧冲突、剧情发展比话剧更加凝练和集中。为此歌剧作曲家便发掘出了重唱这一多声织体音乐结构的优势,既有历时性旋律的流动和连续,又有共时性的多声部的立体叠置。在话剧中,人物的对话不能借助音乐语言被有效地叠置、连贯和延展,尽管在先锋派话剧中借用了这种纵向叠置的对话方式进行实验,但终因听不清台词的缺陷而未被普遍采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话剧中也会偶然用到,就是很多人物七嘴八舌同时讲话的方式,这只能表现一种气氛,而无法让观众去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更不能体察出每个人物的心理动作,因此话剧只能将不同人物在同一时间的对话或心理动作的纵向叠置转化为横向的单线条运动,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加以呈示。而歌剧重唱利用音乐的音调、旋律、节奏、音色、力度、速度、声部的处理手法,使观众能清晰地听到不同人物在同一时间的语言,并能直观地呈示同一时间不同的人物关系、情感和心理活动。因此重唱最大的贡献和价值在于它能高度集中、凝练地体现出歌剧中音乐和戏剧的特质,既有历时性又有共时性。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之间发生矛盾时,歌剧艺术家已不能满足用几首各言其事的咏叹调加几个宣叙调组合而成的戏剧样式了,这样横向组合的戏剧样式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让剧情变得松散拖沓,而多声部的重唱便成为能够承担起将几个人物的咏叹调同时叠置起来,并能在同一时间呈现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性格特征和情感对比的不可替代的重任,这不仅加深了人物之间的彼此联系,让矛盾冲突更加集中、尖锐,而且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大大增强了歌剧的戏剧性和表现力,这是歌剧重唱多声思维带来的艺术效果,使得歌剧重唱在体现戏剧性上具有了其他戏剧样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歌剧的音乐形式中——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与乐队的伴奏音乐,都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前四者是有歌词的、具体的,乐队的伴奏音乐虽然是抽象的,但它也是与剧情、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戏剧性。咏叹调重在刻画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是表达人物情感的最有效的艺术形式,它拥有优美的旋律线条和动人的性格演唱,可以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动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剧情发展,但咏叹调毕竟是一个人的独白,不能直观的体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宣叙调在歌剧中一般担任连接剧情、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在歌剧音乐形式中处于从属地位;合唱虽然也是多声部的音乐结构,但不同声部的歌词都是一样的,合唱代表的是一个群体形象,往往在歌剧中起到渲染戏剧气氛、描绘场景色彩、抒发人物情感、揭示歌剧主题的作用,很难涉及人物的性格、情感和人物关系等重要的戏剧性元素的表现;歌剧中的器乐伴奏其戏剧性其实是一种借喻,因为单纯的音乐并没有语言的直接表述,是抽象的,它实际上是借用戏剧性的特征结合剧情来分析音乐本体的戏剧性。综上对歌剧主要音乐形式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重唱是歌剧中最能全面、集中、充分地体现出戏剧性的音乐形式,因为重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在同一时间的演唱形式,既有纵向人物关系、人物性格、人物情感、人物心理的直接呈示,又有横向人物之间的交流、剧情的发展和在对比与对峙中音乐的流动,充分体现出音乐多声部织体的音乐形式与戏剧相结合的优势,成为戏剧中最独特、最全面、最深入地体现戏剧特性和戏剧张力的不可替代的艺术样式,也体现出欧洲歌剧对多声思维——重唱这一形式的开掘和运用,从而将重唱这一音乐形式的价值和功能在歌剧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凸显,让“乐”与“剧”做到了真正的融合,“乐”为“剧”服务,“剧”让“乐”抓人,可以说歌剧重唱是歌剧确立其戏剧本性的最重要手段,同时,重唱也使歌剧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因而歌剧重唱具有戏剧本体和歌剧本体的双重价值,这正是本书研究歌剧重唱戏剧性的原因、意义和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