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重唱与戏剧情境
“戏剧情境是促使人物产生特有动作的客观条件,是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契机,是戏剧情节的基础。这样的戏剧情境,是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讨论的‘戏剧性’。”[1]谭霈生教授将戏剧情境与戏剧性的关系清晰、明确地做了说明。因此,要分析歌剧重唱的戏剧性必须要对歌剧重唱的戏剧情境进行分析。谭霈生教授是第一位将戏剧情境这一表现形式上升为戏剧本体的学者,戏剧动作、戏剧冲突、戏剧悬念等戏剧形式都要受到戏剧情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戏剧情境在戏剧形式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也是我们分析歌剧重唱戏剧性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元素。彭万荣教授对戏剧情境的重要性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真正的戏剧理论是面向整个戏剧史的,总是试图对此前的所有戏剧现象给出总体性的回答,否则,它就成了某一单纯编剧技巧的解答,或某一戏剧流派的理论宣言。所以,我们必须从戏剧的根本上讨论问题,即戏剧是什么?戏剧情境说,就是戏剧理论史上对戏剧本质探讨的最新成果。”[2]彭万荣教授在分析戏剧情境时主要是从本质论的角度进行的分析,他提出:“所有戏剧都有情境,将情境上升到戏剧本体的高度有充足的理由,但情境不会自动生成,情境产生于相遇:人与人的相遇,人与物的相遇。”“相遇是戏剧的基础,情境是相遇的结果。”[3]当然,把戏剧情境作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行讨论的历史由来已久,在18世纪就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最早提出情境重要性的是狄德罗,他指出:“一直到现在,在喜剧里主要是人物性格,而情境是次要的;而现在情境却应该变为主要的对象,而人物性格则应该是次要的。应该成为作品基础的就是情境。”[4]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也把“情境”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独到而有分量的观点:“情境供给我们以广阔的研究范围,因为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的意蕴的那种情境。”[5]但是黑格尔没有对情境的内涵做出具体的限定,他认为一切艺术都具有情境,但他提出了情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即人物关系的重要性:“由于剧中人物不是以纯然抒情的孤独的个人身份表现自己,而是若干人在一起通过性格和目的的矛盾,彼此发生一定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形成了他们戏剧性存在的基础。”[6]将人物关系作为戏剧性存在的基础,这是情境得以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哲学家萨特提出用“情境剧”取代“性格剧”的观点,他认为:“戏剧最使人感动的东西,是正在形成的性格,是选择的时刻,即自由决定选择道德和终身的时刻。情境是一种召唤,它包围着我们,给我们提供几种出路,但应当由我们自己抉择。”[7]他认为,人物性格是在所给出的情境之中选择出来的,情境比人物性格更加重要,人物性格是在情境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同时萨特的自由的人生观也决定了情境是自由的,不断变化的,人物性格也应该是在情境之中变化着的,只要剧情不停,人物性格的发展就不会停止。在这一点上萨特的情境观体现出了戏剧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彰显出了情境与人物性格的重要而紧密的联系。以上学者虽然对情境进行了强调、研究并把情境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并未对戏剧情境的内涵给出一个明确、具体的解释,戏剧情境到底是什么?对此,谭霈生给出了具体、全面而又深入的界定:“根据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风格的戏剧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概括出‘情境’的构成要素,它们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具体事件;特定的人物关系。”[8]谭霈生认为人物的动作、冲突以及冲突的发展及其爆发方式都与具体的时空环境有关,不同的时空环境制约着人物的动作和矛盾的爆发及发展方式,这样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成为戏剧动作和冲突的重要制约因素;而“事件和人物关系”则是与“戏剧性”联系更为紧密的两个因素,剧作家由事件引出一出戏来,重点笔力用在描写事件引起的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和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命运的具体细节上来,事件是戏剧性的主要来源;而人物关系是戏剧情境的重心和基础,没有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构不成一出好戏,就没有戏剧性可言,而且人物关系越具体、人物性格越独特,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就越大,戏剧性就越强。因此,人物关系在戏剧情境中是最有活力的因素,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戏剧性的重要源泉。“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具体事件和特定的人物关系”构成戏剧情境的三要素,成为分析歌剧重唱的戏剧情境与戏剧性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而除去这三个重要因素,在情境中还有一个与戏剧性联系非常紧密的因素即人物活动的动机,“在弗莱塔克看来,‘所谓戏剧性,就是那些强烈的,凝结成意志和行动的内心活动’”[9]戏剧情境,不过是人的内心与行动交合的具体实现形式,彭万荣教授将其称之为“心境”。本章主要根据歌剧重唱自身的特征与戏剧情境中重要因素的关系,从情境构成的三要素和心境这四个要素来分析歌剧重唱戏剧情境与戏剧性的关系,将重唱的艺术形式与戏剧情境相融合,分析剧作家与作曲家在运用重唱形式设置的戏剧情境中所凸显、诠释出来的戏剧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