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重唱与心理动作
具有戏剧性的动作绝不是为了动作而使用动作,而是用动作来表达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引起观众的情感反应,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因此不仅仅是外部形体动作具有戏剧性,心理动作同样具有戏剧性。况且具有戏剧性的外部动作也是内心活动的表现。黑格尔认为,动作“起源于心灵”[14]。戏剧中人物的心理动作或者通过外部形体动作表现出来,或者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出来,如戏剧中人物的独白、旁白,或是人物之间的对话。总而言之,人物的心理动作都以可听可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显示了黑格尔所说的戏剧“直观”的特性。那么心理动作是怎样产生的呢?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也要跟情境结合起来分析,即人们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人物的关系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人与人、人与物相遇会产生出相应的戏剧情境,必须将人物的心理动作与相应的情境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动作。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动作都具有戏剧性,它必须结合相应戏剧情境的分析,以此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能够洞察出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同时又能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样的心理动作才是具有戏剧性的。假设我们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都要骑着自行车到海边,人们肯定会问她为什么每天去海边呢?要弄清这个动作产生的原因,首先要分析她的心理动作,因为“人的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是由其内心的某种意愿产生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的直观外现”[15]。所以,这个动作要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就必须结合相应的情境进行分析。假设这个女孩的爸爸要出趟远门,爸爸临走前,女孩把他送上船,爸爸说他办完事情很快就会回来。但是爸爸去了多日仍然没有回来,于是这个女孩出于对爸爸的思念,每天不管刮风下雨都骑着自行车来海边,盼望着爸爸归来!这样的情境之下,观众马上与女孩的心理动作产生了共鸣:她的爸爸到底什么时候回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回不来?或者是再也回不来了?对剧作家来说,这样安排人物动作也大大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为后面的剧情发展留下了悬念和空间。在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歌剧重唱的心理动作:一、独白体现心理动作;二、对话体现心理动作;三、形体动作体现心理动作。通过三种不同的心理动作外现的表现形式,并结合相应戏剧情境,全面分析歌剧重唱人物的心理动作体现出来的戏剧性。如在歌剧《卡门》第三幕第十九号卡门、弗拉丝基塔和梅塞德丝“纸牌”三重唱,便是通过独白来体现人物心理动作的:
(卡门在火炉旁坐下,梅塞德丝和弗拉丝基塔蹲在地上,在火光下摊开纸牌)
弗拉丝基塔和梅塞德丝
洗牌!抽牌!好,就这样!这里三张牌!那里四张牌!现在你们说吧,我的美人儿。告诉我们将来的消息。告诉我们谁将背叛我们!谁将爱上我们!说吧,说吧!
梅塞德丝 我,看见一位年轻的情人,他使我爱到极点;
弗拉丝基塔 我的情人很有钱也很老;但他还谈到结婚!
……
弗拉丝基塔 财富!
梅塞德丝 爱情!
卡门 (一直看着梅塞德丝和弗拉丝基塔玩纸牌)来,让我也试试。(开始翻牌)方块!黑桃!……死亡!我已经看见了!……(翻牌)又一次!……又一次!……总是死亡!

①吴祖强:《比才:卡门》,王绍仁等编译,世界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173页。
这段三重唱的心理动作通过三个人物的“独白”表现出来的,三个人物玩牌、抽牌占卜自己命运的动作,引出了三个人物对自己未来爱情、命运的预测,三个人物三种命运、三种心理动作碰撞在一起。弗拉丝基塔和梅塞德丝抽到的牌是象征着她们的美好未来,一个是财富,一个是爱情,这让她们两个欣喜若狂,溢于言表。而这正与卡门随后加入进来并抽到的“死亡”预兆形成鲜明对比和凸显。在卡门抽到“死亡”之牌后有一段内心独白,将她内心的恐惧、不安的心理动作体现出来,也通过一次又一次翻牌的外部动作传达给观众。尤其是三个人物同时唱出自己的预测结果时,她们的心理动作在同一时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动作可以是复杂的,也可以是简单地,但它的各部分必须是客观的、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的、富有意义的。”[16]这样的动作才是具有戏剧性的。因此,分析动作是不是具有戏剧性,还要结合动作产生的情境进行分析,检验它是否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剧作家安排这样的动作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激起观众情感共鸣。这段重唱发生在卡门与唐何塞刚刚发生争吵之后,卡门开始厌恶唐何塞对她的管制,她想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而唐何塞此时也后悔违背了对母亲的承诺,并伤害了深爱他的姑娘米卡埃拉,为了卡门他付出了所有,而卡门却已经对他失去兴趣,因此唐何塞的举动使卡门感到担心和害怕。在“玩牌占卜”重唱时,卡门的心理动作不仅预示了自己悲剧性的结局,同时也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反应,卡门如此相信这个占卜结果,到底最后卡门和唐何塞的结果是怎样的?唐何塞真的会杀死卡门吗?剧作家在此安排的动作不仅大大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也为最后卡门死在唐何塞的匕首下做了铺垫。因此,这段重唱的动作对剧情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蕴含着丰富的戏剧性。
如在威尔第歌剧《奥赛罗》第二幕中,奥赛罗、黛丝德蒙娜、雅戈的三重唱,也是用独白的形式体现心理动作的典型:
雅戈 (压低声音)她来了……注意着她!
……

①吴祖强:《威尔第:奥赛罗》,王绍仁等编译,世界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83-89页。
独白是揭示人物内心的有力手段,这段重唱三个人同时唱出的内心独白赋予了三个人物不一样的心理动作:一个是奥赛罗的新婚妻子黛丝德蒙娜陶醉在爱情的快乐和幸福中;奥赛罗此时因为雅戈的挑拨已经开始怀疑妻子对他的不忠;而雅戈此时已经开始了对奥赛罗的报复,决心破坏奥赛罗和她爱妻的美好爱情,以此达到报复的目的。三个人物同时呈现在观众面前三个不同的心理动作,将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地刻画了出来:奥赛罗英勇但缺乏主见,轻信别人的谗言,让小人有可乘之机;黛丝德蒙娜单纯善良;雅戈阴险毒辣,诡计多端。因此,这段重唱独白在剧情的安排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威尼斯总督奥赛罗的旗官雅戈,因奥赛罗提拔卡西奥为副将而没有提拔自己怀恨在心,于是与一直追求奥赛罗新婚妻子黛丝德蒙娜的威尼斯绅士罗德里戈合作,用阴险的计谋让奥赛罗撤掉卡西奥,并挑拨奥赛罗和爱妻黛丝德蒙娜的感情;这段重唱发生的环境是露台,在这段重唱之前,雅戈在此位置已布好陷阱,他先怂恿卡西奥去找黛丝德蒙娜替他向奥赛罗求情,然后在露台能看到他们的位置等奥赛罗并引导奥赛罗看到卡西奥与黛丝德蒙娜在花园中谈话的场景,让奥赛罗怀疑黛丝德蒙娜与卡西奥有染,促使人物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深爱着妻子的奥赛罗开始怀疑妻子与自己的部下卡西奥有奸情。这段重唱的心理动作对剧情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显示出奥赛罗渐渐开始相信雅戈,并一步步进入他精心设计的陷阱,这个动作也会迅速激起让观众的情感共鸣,为奥赛罗轻信雅戈的谗言而痛心,并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心理动作是通过语言和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语言除了通过独白的唱词表达,还可以通过对话体现出来,史雷格尔在谈到“什么是戏剧性”时,正是从对话谈起的。具有戏剧性的对话应该是能够反映对话双方的心理动作及相互影响的。在歌剧重唱中用同一时间对话来体现心理动作的方式也是经常用到的,如在威尔第歌剧《弄臣》第二幕中,里格莱托和吉尔达的二重唱:
传令兵 (对衙兵们)开门……蒙特隆涅要被送到监狱去。
蒙特隆涅 (在公爵画像前立定)我的诅咒看来没用,没有雷霆和刀剑将你惩罚,你就快乐地活下去吧。(与押送的衙兵从中间下)
里格莱托 不,老头儿,你错啦……你的复仇能实现。
里格莱托 (激动地对着画像)对,复仇,可怕的复仇是我心中唯一的欲望……对你致命惩罚的时刻,马上就要来临。弄臣会像上帝那样,向你降下雷霆万钧。

吉尔达 饶恕他吧……(两人从中间下)[17]
这段重唱父女二人的对话极其简单,但却隐藏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动作,里格莱托因为公爵强行欺辱了他最心爱的女儿,点燃了他强烈的复仇心理,而吉尔达却不顾公爵对她的伤害依然深深地爱着他,并向父亲求情。吉尔达的这个心理动作更加激起了父亲里格莱托要杀掉公爵替女儿报仇的决心,因为里格莱托非常了解公爵,他只是玩弄吉尔达的感情而已。这段对话性的重唱发生在公爵的画像前,当他看到自己侍奉的主人——公爵的画像,便让他想起公爵侮辱自己最心爱女儿的事实,这深深地刺痛了里戈莱托的内心并激起了他强烈的报复心理;在剧情的安排上具有强有力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同时为后面剧情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吉尔达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使公爵侮辱她、欺骗她,她都义无反顾地爱着他,并祈求父亲原谅他。观众心里便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里格莱托会为了女儿的爱而放弃复仇吗?他会毫不留情地杀死公爵将复仇进行到底吗?或者他为了不使自己心爱的女儿被爱情蒙蔽了双眼看不清公爵的真面目,而采取其他行动?公爵能那么轻易地被里格莱托杀死吗?这都将为剧情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这段重唱中,里戈莱托与吉尔达的对话动作,让剧作家和观众在这个空间中自由驰骋,通过同一时间的对话将人物不同的心理动作直观地呈现了出来,大大推动剧情发展,意义重大。
再如在歌剧《卡门》第二幕中,卡门、唐何塞的二重唱,也是典型的通过重唱对话的方式来体现心理动作的:
卡门 我要为您跳舞,您会看到,先生,我会自伴自舞!您坐在那里,唐何塞,我开始了!(她边哼边舞,打着竹板。唐何塞入迷地瞧着卡门)啦啦啦……(从很远处传来隐约的军号声)
唐何塞 (抓住卡门的手臂,强迫她停下来)等一等,卡门,就一会儿,停住……
……

……
唐何塞 你说什么?
卡门 不!你不爱我!不!要是你爱我,你就跟我去那边!

你带我骑上你的马,像好汉一样穿过田野,你带着我飞驰!那边,那边,在山里……
……

唐何塞 卡门!永别了![18]
这是一段对话式的二重唱,是卡门与唐何塞第一次发生争吵,并初次显现出两人的矛盾冲突,体现了两个相爱的人在性格、思想上的格格不入。一个是崇尚自由、风流成性、不接受道德约束的吉卜赛漂亮女郎;一个是思想保守、安分守己、唯命是从并受过基督教文明教育的士兵。在听到回营号的召唤时,两人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动作:唐何塞作为一名士兵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尽管此时与卡门难舍难分,但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决定服从命令回军营,而卡门则认为唐何塞把军营看得比她还重要,并不爱她,要求唐何塞离开军营跟自己去过无拘无束的生活,由此显现出卡门与唐何塞的生活轨迹、性格、思想都是背道而驰的。剧作家通过这段对话式的重唱在同一时间清晰地将二人隐藏内心的情感、思想以及两个人物的性格都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会激起观众的情感反应并形成一定的悬念:在两个性格、思想、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物之间,爱情将怎样发展?深爱着卡门的唐何塞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因此,剧作家安排在这里的对话式二重唱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为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而且在推动剧情发展、体现人物性格上起到重要作用,并为悲剧性的结局引爆了第一条导火索。
心理动作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因为任何有意识的外部动作都是内心动作的外现,在第一节中主要分析了外部形体动作的戏剧性,对心理动作有所涉及,并未着重分析,在此通过歌剧重唱中的外部形体动作着重分析心理动作的戏剧性。如在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的“手帕”四重唱:
黛斯德蒙娜 (对奥赛罗)有个因你震怒而痛苦难当的人请我来向你求情。
奥赛罗 你指的是谁?
黛丝德蒙娜 凯西奥。
奥赛罗 刚才和你在树下谈话,那个人就是他?
……
黛丝德蒙娜 (取出她的手帕,欲为奥赛罗包裹前额)这能使你止疼去火,只要我用这柔软的手帕为你将两鬓包裹。
奥赛罗 (将手帕扔在地上)我不需要它。
……
奥赛罗 (旁白)或许我还没学会爱情的巧妙骗局……


①吴祖强:《威尔第:奥赛罗》,王绍仁等编译,世界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89-101页。
在这段四重唱中,两对夫妻、四个人物,围绕着一个重要的道具——黛丝德蒙娜的手帕展开动作。由于雅戈心存报复所以设下陷阱破坏奥赛罗和黛丝德蒙娜的感情:雅戈先劝说凯西奥去找黛丝德蒙娜帮他说情,然后故意站在露台能看到他们的位置与奥赛罗相遇并引导他看到这一幕,使奥赛罗开始怀疑妻子和凯西奥之间有染,对自己不忠。当奥赛罗看到这一幕并开始相信雅戈的挑拨而伤心难过时,刚好黛丝德蒙娜走过来找他替凯西奥求情,开始了这段四重唱。此时的人物关系因为雅戈的阴谋发生了重大转变:奥赛罗不但不再信任自己最赏识的副将凯西奥,而且开始怀疑他与自己妻子的关系。围绕手帕展开的外部形体动作成为本段重唱体现人物心理动作的重要手段,先是毫不知情的黛丝德蒙娜为了安慰奥赛罗的恼怒,拿出奥赛罗送给她的手帕替他擦拭额头,结果奥赛罗却将手帕扔在地上,这个形体动作反映了奥赛罗内心的躁怒和对妻子的怀疑;而此时,在黛丝德蒙娜旁边的艾蜜莉亚将手帕捡了起来,这个动作恰恰被阴险的雅戈看到,雅戈便有了新的计谋,内心正在盘算着利用这块手帕作为诬陷黛丝德蒙娜和凯西奥有染的物证,让奥赛罗真正跌进他所设计的陷阱中。于是他不断地向妻子艾蜜莉亚索要这块手帕,而艾蜜莉亚坚决不给,因为她知道丈夫的为人,会利用这块手帕去做坏事,但情急之下雅戈粗鲁地从艾蜜莉亚手中抢走了手帕。这段四重唱中的人物在同一时间围绕手帕直观地呈现出来的外部动作,清晰地反映了人物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雅戈和奥赛罗的心理动作最具戏剧性,雅戈得到手帕预示他内心盘算的阴谋已经成功,奥赛罗扔掉手帕预示着他已经开始怀疑妻子,两个人的心理动作通过重唱的形式在这里相交,共同推动悲剧性剧情向后发展。奥赛罗和雅戈对手帕所做的不同的形体动作也让观众了解了人物隐秘的心理动作,洞察到剧情的发展方向。
如在威尔第歌剧《弄臣》第三幕第六场中,吉尔达、马达琳娜和斯帕拉夫契莱的“暴风雨”三重唱也是通过形体动作来表现心理动作的典型:
(吉尔达穿着男装和带马刺的长靴在街道尽头出现,慢慢地走向酒店,斯帕拉夫契莱仍继续饮酒。时时电闪雷鸣)
吉尔达 哦,我无法理智!爱情硬把我拉了回来……父亲,请原谅我!(打雷)好可怕的夜!上帝啊,这预兆着什么?
……

……
斯帕拉夫契莱
让我下手……

吉尔达 哦,可恶的诱惑!……替负心人去死?死!……我的父亲!……天哪,怜悯我吧!(敲钟十一点半)
斯帕拉夫契莱
还有半小时。
……

①吴祖强:《威尔第:弄臣》,王绍仁等编译,世界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153页。
这段三重唱动作的戏剧性源于玛达琳娜和斯帕拉夫契莱兄妹准备动手刺杀公爵而被吉尔达在门外听到,吉尔达无意在门外听谈话的形体动作使她产生了激烈的心理动作——决定代替心爱的人去死。尽管吉尔达知道公爵并不真心爱她,她的死会带给父亲极大的痛苦,但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善良的吉尔达还是敲开了死亡之门,走了进去……如果没有吉尔达在屋子外边听到兄妹两个受父亲之托准备刺杀公爵谈话的动作,便不会引发吉尔达激烈的心理动作,进而引发新的动作,去推动剧情发展。劳逊认为:“动作(戏剧性运动)和活动(这里指的是一般的运动)区别开来。动作是一种活动,是一般运动的一种形式。动作的效果并不取决于人们做什么,而是取决于人们所做事情的意义。”[19]动作要具有戏剧性就必须体现出其在剧情发展中的意义,否则就是一般的活动而非动作。因此,在这段三重唱中,吉尔达在门外听到兄妹两个在屋内的谈话,使剧情发生了骤变:里格莱托本想雇凶刺杀公爵替女儿报仇,却万万没想到间接杀死了自己的女儿,酿成了悲剧,对剧情的推动和人物性格的刻画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正因为这个动作让观众产生了悲剧性的情感反应,有的观众甚至不解吉尔达为什么这么“傻”,替一个不是真心爱自己的人去死,但也生动地刻画出了吉尔达善良、纯真的性格和人性的本真。
心理动作实际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它却是让动作具有戏剧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不管是人物的形体动作还是语言动作都是心理动作的外现形式,也是引起观众不同情感反应的重要元素。不同重唱人物的相遇会产生出不同的心理动作,要使其具有戏剧性必须要让观众通过形体或语言动作,洞察到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引起观众的情感注意,稳定保持观众的兴趣;同时心理动作要能够引发新的动作推动剧情发展,体现出动作在剧情发展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