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同步与非同步

5.2 同步与非同步

影调的同步与非同步,指的是镜头内的影调布局与镜头内主体之间的关系。当影调能够突出主体时,称为同步;当影调使主体更模糊时,称为非同步。主体可以是一张脸、一个人、一群人或镜头内的任何被摄物。要确定镜头是否是同步的,拍摄者必须首先明确主体。

img

这是影调同步的情形。

img

这是影调不同步的情形。

上面两幅图是一个特写镜头,主体是一张脸。在第一幅图中,影调布局很好地衬托出了这个主体,这样的影调安排让观众能够看清这张脸。画面的影调布局与主体互相衬托,因此,第一幅图是影调同步的。在第二幅图中,我们看不到主体(面孔)。在脸的部位没有任何光,因此主体模糊了,这就是影调的不同步。这一镜头的影调布局使观众看不到镜头中的主体(面孔)。

img

上面这幅图是影调同步的,其主体是“一个人”。灯光设计与主体互相吻合,人物鲜明地呈现出来。

虽然前两幅特写都是剪影,但是一幅是影调同步的,另一幅是非同步的。第三幅图中,虽然站在门口的演员剪影和第二幅图一样没有清晰的面孔,但是在这幅图中,主体不再是一张脸了,而是“站在门口的一个人”。即便演员身上打光充足,观众依然看不到他的脸,因为他的距离太远了。第三幅图是同步的,因为影调布局凸显出了主体。

img

这幅图影调是非同步的,因为站在门口的人基本看不清。主体被影调布局模糊化了,因此这个镜头是影调非同步的。

img

这一镜头由于过于明亮而属于非同步影调。

img

这一镜头由于过于黯淡而属于非同步影调。

以上两个镜头影调都是非同步的,可以看出,主体可以被任何一种影调模糊化。

你必须首先明确镜头中的主体,否则,辨别镜头是否影调同步十分困难。从物理方位上把主体藏到另一个物体后面,使得主体不清晰,这不叫影调的非同步。影调的非同步,必须是通过控制影调而达到主体模糊。

img

电影制作中经常运用影调同步,因为这样可以使主体更加清楚,让观众知道该看哪里。喜剧也通常运用影调同步,以便使剧中的包袱抖得更明白。如何针对不同的题材来应用影调同步,取决于你的故事和个人偏好。

img

这张人脸的特写镜头是非同步影调。恐怖片、悬疑片的一大关键就是让观众看不清主体。如果镜头中的主体(凶手、受害者、证人、密友等)难以识别,观众会感觉更加刺激和焦虑。主体可以出现在银幕上,但是被影调布局隐藏了起来。

由于非同步影调将视觉主体隐藏起来,因此,观众会更加关注声音效果。当眼睛看到的东西少了,便会更加关注对话、音效或者配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