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在拍摄中控制色彩

6.7 在拍摄中控制色彩

控制颜色有很多种途径,通过控制调色板(color palette)、滤镜(filter)、时间和地点、胶片或数字摄影以及暗室工作,都可以对色彩进行调整。

调色板

控制色彩的最好方法就是对调色板中的颜色进行限制。调色板指的是画面中物体(布景、道具、所有服装)的实际颜色。如果你希望完成的作品呈现出非饱和的红色,那么就只把非饱和红色的物体摆在摄影机前。严格控制自己的作品的颜色,移除一切颜色不对的物体。

聪明的美术设计师懂得如何管理色彩。这不仅涉及服装或者墙壁的颜色问题,理想情况下,每个镜头中所有物体的颜色都应当精挑细选。但是这样的话,可能会把工作变得十分庞杂。因此,控制好调色板能够让这个问题变得简单,并且使颜色对观众产生意义。

一般而言,美术组会负责控制调色板。《佩姬苏要出嫁》(Peggy Sue Got Married,1986)一片中的怀旧老照片感觉,是通过将草地喷成极饱和的绿色并将人行道喷成紫色而达到的。在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红色沙漠》(Red Desert,1964)中,街道场景里的一切物体,包括货车上的水果和蔬菜,都被喷成了灰色。

《教父》的配色主要是黑、白和红,因此会尽量选择符合这些颜色的布景、地点、服装和道具,或者漆成这些颜色。在《唐人街》中,调色板选用了黄色和橙色,这是一种干枯植物的颜色,表现破败和僵化,且没有任何蓝色,除非是用来表现水。

观众在色彩方面的记忆很不好。哪怕盯着某一特定蓝色样本看上半天,一旦混入其他蓝色,他们还是无法从相似的蓝中将先前的那一款蓝挑选出来。在颜色控制上,就可以利用这种较差的记忆力。不同场景间,物体颜色的色相、亮度和饱和度都可以控制和变化,而观众并不会有太明显的感觉。既可以用染色,也可以用调整亮度的方式,来使物体颜色发生变化。在这两种情况下,观众都不会察觉。

颜色被拍摄出来后,往往同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感觉不太一样。这一问题被称为颜色的局限性。当颜色经过胶片、录像带、数字采集器、电视设备或者印刷水彩和染料再加工后,其色相、亮度或饱和度就会发生变化。电脑或者电视屏幕的分辨率会影响颜色的局限性。高分辨率的屏幕(搭配高清信号)能够产生比普通NTSC电视更精确的颜色。拍摄过程则会影响数码相机CCD(image capturing chips,图像捕捉芯片)对于色彩的反应。例如,在数字屏幕上观看,饱和的黄色花朵看起来可能太亮,或者过于饱和。而胶片上,一组暗蓝色可能看起来像是黑色。没有校验或经验,我们无法确定一种颜色会发生何种改变。

滤镜

在摄影机的镜头或光源处放置滤镜可以起到控制颜色的作用。这涉及色彩的相减原理。滤镜不能增加任何颜色,只能够减去一些颜色。滤镜通常会减掉其自身的互补色,将其自身的颜色投射给物体。

镜头滤镜

在摄影机的镜头上可以放置滤镜。镜头上添加一个黄色的滤镜,镜头中的物体看起来就更黄,但是滤镜本身并不添加任何黄色。事实上,滤镜只是将物体上的蓝色(黄色的互补色)减去了而已,因此剩余的黄色就更凸显了。

在摄影机镜头上使用彩色滤镜会比较需要技巧。对于各种摄影机,相应的可使用的标准彩色滤镜有很多,这些滤镜非常可靠,而且能够以特定的可以预见的方式来调整画面颜色。但是,在镜头前放置其他非标准的彩色玻璃滤镜或塑料滤镜时,问题就产生了,用肉眼来判断的非标准滤镜,很可能并不是在影片中所要获得的最终颜色。例如,肉眼看起来像是蓝色的非标准滤镜,在片中可能看起来是品红色。要想正确地预测非标准彩色滤镜将会如何影响胶片或数字摄影机,提前实验或检测是唯一的办法。

滤光镜

彩色滤镜可以放置在光源处。很多厂商提供了系列颜色的有色塑料片,称为明胶片(gels)。

明胶片放在光源上,应用的也是相减原理。在放置明胶片后,光的总透射量减少了。明胶片吸收了其互补色,只透过其自身颜色的光。

摄影标准明胶片通常都进行了开氏温度校准,能准确且可控地将光升温(用橙色明胶片)或降温(蓝色明胶片)。另一类标准明胶片则更有选择性,只吸收特定色相的少量光。非标准明胶片适用于舞台灯光,同电影或其他形式的影像制作的灯光设置毫不相关。虽然这些非标准明胶片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色彩效果,但是它们要仔细测试才能使用。

时间/地点

作品中呈现的颜色,可以被时间及环境地点的颜色所影响。

日光的颜色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而发生改变。日出显得发紫,正午的日光看起来更蓝,而日落则显出红色。在“神奇时刻”(magic hour,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的时候)进行拍摄会产生无与伦比的无影蓝色日光效果。

不同的天气条件也会影响日光的颜色。阴天,直射的日光(显红色)被云挡住,日光会显得更蓝。

当周围环境发生改变时,光的颜色也发生变化。不管在什么地方,一旦有色物体可以反射光线,那么依据这物体的大小,光的颜色便随之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

在红砖墙附近拍照,光就显得更红。在森林中拍照,从树叶间落下的星星点点的光就比直接来自空中的光显得更绿。

沙漠地区,日光被黄色或橙色的沙漠地面反射。白云作为一个巨大的反射物,把颜色反射回去使沙漠环境中的光更加泛黄色或橙色。

胶片摄影

选择不同的胶片和曝光方法也可以控制颜色。不同的胶片有不同的色彩特征,取决于生产厂商和ASA(胶卷感光度)。通常来说,胶片的ASA越低,颜色就越显得饱和。一些胶片看起来更暖或更冷、更饱和或更不饱和、有更好的阴影效果或显示出更好的对比效果等。要决定什么胶片是最适合你的,方式只有一个:预先测试。

通过曝光也可以控制胶片上的颜色。此时的变数极大。胶片可以低度曝光或过度曝光,在后期制作的不同阶段还可以通过控制饱和度和亮度让其变亮或变暗,但本书在这里不会深究。同样的,利用经验和进行实际的测试对于把握各种可能是十分必要的。

数字摄影

数字摄影机的曝光控制同胶片摄影机一样,但是数字摄影机有了更多的数字性选择。高级的数字摄影机可以有很多设置来改变图片的样子。不同的生产厂家制造的摄影机,其色相、亮度、饱和度、对比度、分辨率、锐度以及曝光度都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很大地影响数字摄影机的成像。很多摄影师倾向于先拍摄一个完全未经加工的“原始”影像,然后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再进行修改,那时有更多的选择。

洗印车间

洗印车间分为两种,一种为胶片准备,一种为数字摄影准备。胶片洗印车间使用化学成像,其中涉及可以控制色彩的灯光和化学试剂。

闪光

闪光意味着胶片经历二次曝光:第一次是在正常的拍摄过程中,第二次是在冲印室,在影像完成前(预闪光)或完成后(后闪光)均可。冲印室的闪光过程,是将胶片暴露于一定量的光照下(有色的或者无色的),使颜色非饱和化、降低对比度或者增加某种色相。胶片摄影机厂商在摄影机内部添加了独特的闪光灯,所以在摄影过程中就可以同时闪光了。

冲洗

冲印室可以控制胶片在化学溶剂中冲洗的时间长度。在拍照过程中曝光不足的原始胶片,可以冲洗较长时间(称为加强显影[pushing,或force developing])以弥补曝光不足。加强显影将会使颜色非饱和化。

在冲印室,可以改变化学冲洗的任何一个步骤,以调整彩色底片的色相、亮度或饱和度。一些冲印室有特殊的化学试剂或冲洗步骤,可以改变底片的颜色。正片负冲(cross-processing),是指用化学试剂将负片冲洗为彩色反转片。结果会得到对比色强烈的底片,其中特定的颜色会显得过于饱和化。另一种冲印方法叫漂白(bleach bypass),即增加深色的强度,从而提高整体的饱和度。故事片、商业广告和音乐录影带都使用这些冲印技巧来营造独特的效果。

化学配光

冲印室还可以通过控制时间来校正影片的颜色。配光(timing)一词指20世纪早期,冲印技师们使用表来控制黑白底片停留在化学溶剂中的时间长短。现代的光化作用的配光,使用的则是电脑控制的加色光印片机。彩色配光被用于修正或保证镜头间的亮度和色相的一致性。配光也可以改变整体的色相,让场景变得更暖、更冷、更亮或者更暗,从而营造出一种视觉风格。化学配光无法在不影响整个镜头的前提下单独改变某一颜色。

数字配光

数字冲洗室的配光,是指摄影机捕捉到的或者从胶片转到摄影机的图像的色彩校正。整个配光过程是通过电脑数字化实现的,与化学冲洗相比,数字的选择性更大。

数字冲洗室的配光,可以单独控制整部作品的色相、亮度、饱和度和对比度,或者某一镜头中的任意一个物体。无论是用摄影机拍摄的现成素材,还是将胶片转为摄影机拍摄的拷贝素材,由于有了数字技术,它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的颜色控制都不会再受到任何限制。

数字冲洗室用DI(Digital Intermediate,数字中间片)技术取代了化学冲洗的方法,将采集到的全部素材通过数字化进行复制。当剪辑工作结束时,作品每个镜头的数字拷贝就都存储在电脑中了,而且分辨率非常之高。DI使得制作团队可以对图像的色相、亮度、饱和度和对比度等所有色彩方面做出调整。DI的颜色配光开启了色彩制作的新时代。使用数字设备可以放映出经过颜色校正的DI,可以直接在电视台播出,或者重新制作成胶片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