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色彩原理
色彩的组织和混合主要有两种方式:加色法(additive)和减色法(subtractive)。虽然两种体系使用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大致相同,但仍需区别对待。
色彩的相加原理
色彩的相加原理涉及色光(colored light)的混合。色光的混合过程,即将两束颜色不同的光同时打到一个平面上。当两种颜色的光互相覆盖或混合时,就产生了第三种颜色。

相加原理在剧场灯光中最常使用,比如戏剧、音乐会、马戏表演和夜总会等等。一束红色聚光灯和一束蓝色聚光灯同时打在舞台上的表演者身上,当两束光重合时,就呈现出了品红色。这就是色彩的加法混合。红光的波长加到蓝光中,就产生了第三种颜色——品红色。电视和电脑屏幕不适用加法混合体系。有关电视和电脑显示器的颜色混合理论,见附录。
相加原理的色环
色环(color wheel)将各种颜色组织在一起,并体现其相互关系。相加原理的色环如图所示。

相加原理中,基本色是红色、绿色和蓝色。将两种基本色混合,就产生色环上的其他颜色。切记,相加原理仅应用于光的混合。
红+蓝=品红
绿+蓝=青
红+绿=黄
品红色近似于紫色,但是更偏红。青色近似于青绿色,但是更偏绿。
三原色均匀混合时,就产生了白色光(确切说是显示为白色光)。在色环上两两相对的颜色互为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s)。在相加原理中,互补色分别为:青与红、绿与品红、蓝与黄。
色彩的相减原理
色彩的相减原理与相加原理截然不同,虽然它们使用的基本定义和名词是一样的。相减原理用于颜料的混合,包括涂料及染料。人们对于这一理论似乎更加熟悉,因为大家都在美术课上混合过颜料或者粉刷过房屋。减色法混合就像把一种颜料添到另一种颜料中一样简单。

红色和黄色的颜料混合,得到橙色的颜料。此时,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的波长相减,形成了新的颜色。
在真实世界中,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应用减色原理被染色和涂色的。在摄影技术中,灯光及镜头滤镜都应用了色彩的相减原理。颜料商店的各种颜色都是应用相减原理混合的。给编织品或布料上色的染料,杂志、书籍、报纸的印刷彩墨,墙壁、汽车和电器的喷漆以及大自然中所有的颜色都应用了色彩的相减原理。
相减原理的色环
相减原理的色环同相加原理的色环看起来很像,但是其基本色不同,如图所示。

相减原理色环中的三原色是品红、黄和青。将任意两种原色进行混合,就构成了色环上的其他颜色。
品红+黄=红
黄+青=绿
青+品红=蓝
将品红、黄和青均匀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黑色。
在色环上两两相对的颜色互为补色。在相减原理中,补色分别为:品红与绿、蓝与黄、红与青。
人们为什么会对基本的色彩理论有如此多的误解呢?这是因为大家总是把相加原理和相减原理混为一谈,认为二者是一回事,所以感到十分困惑。大部分人认为原色就是红、绿、黄或蓝,很多小学老师也把红色、绿色、黄色和蓝色当作原色,他们从来不教孩子认识品红和青色。
在色彩教学过程中的另一大问题是:色彩的识别具有主观性。描述一种颜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单说红色、蓝色或绿色,很难让其他人准确地明白这都是什么样的颜色。人们所理解的基本色概念范围过于宽泛,制造出一种确切的基本原色的颜料也难以实现,进而对于色彩命名的标准化就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很多种颜色都被误认为基本色了。
咨询一下杂志或书本印刷业的从业者,他们会告诉你,相减原理的原色就是品红、黄和青色(有时为了弥补颜料不足也会使用黑色)。电脑的墨盒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都使用的是相减原理的三原色。
摄影机镜头及剧场灯光使用的有色滤镜,用的也是相减原理。这些滤镜通常使用有色玻璃或明胶片。不同滤镜互相叠加时,滤镜的颜色也是符合相减原理的,其结果同混合颜料是完全一样的。将品红色和青色的滤镜叠加在一起就产生了蓝色,将品红色和黄色叠加在一起产生红色,而将青色和黄色滤镜叠加在一起则产生绿色。如果将品红色、黄色和青色的滤镜都叠加在一起,则形成黑色,或不产生任何光的透射。每个滤镜的波长都与其他两个相抵,最终便没有任何光可以滤过。有关摄影机滤镜如何影响光的颜色的问题,可参见附录。
本书并非指导艺术家如何混合水彩、颜料或油彩的教程。由于他们各自对颜料厂商的选择及其自身工作风格的差异,艺术家们混合颜料的理论和体系千差万别,而本章旨在指导电影和视频制作过程中摄影的色彩识别、组织和管理。